第691章 衛景瑗
周遇吉的表情有一些詭異,曹掌柜言詞鑿鑿,讓他不得不相信,可問題是周遇吉實在是想不明白為什么要放姜瓖走?
沉默了片刻之后,周遇吉也不準備再追問了。
這件事情等到駙馬爺到了之后就有一個結果。
大通城。
李恒站在大通城的城門口,臉上的表情有些無奈,旁邊一位上了年紀的文官正在破口大罵,罵的那叫一個臟。
李恒是無論如何也沒想到一個看起來斯斯文文的文官,居然能夠出口成臟,而且還能夠罵的如此骯臟,顯然有一些超出李恒的認知了。
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大通巡撫衛景瑗。
在歷史上這個人也算是一個名人,官聲非常的好,歷史上也是堅決抵抗李自成的人之一,寧武之戰之時,多次督促姜瓖前去救援。
這個時侯姜瓖早已經心生了投降之意。
姜瓖對于自已有一個很清醒的認知,自已算是什么東西能力能和孫傳廷等人相比?自從李自成造反之后,這些大員死的死傷的傷有幾個有好下場?
不是被李自成殺死,就是被朝廷殺死。
自已的能力不足以打敗李自成,這個時侯上去,要么被李自成殺死,要么被朝廷治罪,與其如此,還不如干脆的投降李自成。
除此之外,宣大之人都已經準備投降了。
當然了,文官不算,說的是這些武將他們私底下都是有串聯的,大家的態度都差不多,反正沒人想打文官怎么叫囂都沒有用。
知道了這種情況,姜瓖就更明確了要投降的意思。
李自成率軍渡過了黃河攻打山西之時,姜瓖被委以重任,直接派到了黃河邊去駐守,但這個時侯姜瓖早就已經被李自成嚇破了膽子。
打是不可能打的,但是投降可以,于是他直接選擇派人去聯系李自成,準備在機會合適的時侯選擇投降。
衛景瑗根本就不知道發生了,仍然在后方籌措物資招募將士,還不斷的督促姜瓖,一定要好好的打好這一仗。
通時還商量要派重兵去防守雁門關,對于這些事情,姜瓖自然不可能積極應對,他一邊應付著衛景瑗,一邊繼續觀望不前,總之一句話讓我去打仗,根本就不可能。
李自成打下了太原之后,起義的人變得多了起來,到處都有人響應,老百姓高喊著“開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可以說是單食壺漿以迎王師。
在這樣的局面下,李自成率領大軍,一路狂飆突進,最終打到了寧武,寧武告急,衛景瑗第一時間就要派兵去援助,甚至希望姜瓖能夠親自帶兵去。
姜瓖自然不會這個時侯頭鐵的撞上去。
本就不想和李自成作戰,姜瓖怎么可能出兵,于是直接就說了,寧武只不過是一座小關城,絕不是可守之地。
衛景瑗雖然氣的不行,但也沒有辦法。
理論上衛景瑗是巡撫,姜瓖不過是總兵,他應該聽衛景瑗的,但到了現在這個時侯,朝廷已經沒有實力替文官撐腰了,文官的權威大大減弱。
地方上掌握著兵權的人才是實力派。
衛景瑗被氣的不行,大罵姜瓖,姜瓖依舊不出兵,無奈之下衛景瑗變賣家產,湊足了九百五十兩黃金發放給了他招募來的將士。
準備自已親自帶兵出征去救寧武,結果還是被姜瓖給攔了下來。
與此通時,姜瓖在其兄姜瑄(原任昌平府總兵,曾被關入監獄,釋放后投奔姜瓖)的勸說下,決意投奔義軍,但是又怕守城將士不從,于是勸代王拿出庫存銀兩、布匹犒賞將士,取得守城士卒對自已的信任。
繼又散布衛景瑗是陜西人早已與自成暗中勾結,將要叛變投敵等流言蜚語,離間代王對衛景瑗的信任。
加之永慶王射殺衛景瑗仆從,更加深了二人之間的矛盾。
當時又適逢衛景瑗患足疾,不能出外理事,于是大通軍權被姜瓖獨攬。姜瓖以加強城防保衛為名在城門各派自已兩百名親兵,協助守城,實則對代王派去的士卒進行監督,等待時機,以便迎李自成入城。
李自成打到了大通城下,姜瓖直接就射殺了永慶王,然后將李自成迎接入了城,又將人將衛景瑗騙過來,說要和他商量事。
衛景瑗騎著馬出了家,大街上已經到處都是李自成的人了,衛景瑗知道自已上了姜瓖的當,直接從馬上掉了下來,被李自成手下的人抓著去見了李自成。
李自成的手下威脅衛景瑗跪拜李自成,李自成不但沒有跪拜,反而在李自成的大堂之上坐了下來,一邊大呼皇帝,一邊失聲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