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拔炮樓還是大炮好使
最后由日軍的陸軍大本營,下達了一條非常奇怪的命令。
所有在中國的日本軍隊,必須立刻上繳所有的聯隊旗。
所有日軍聯隊旗,暫時放在華中、華北,派遣軍的司令部內,嚴格保管。
如發現還有帶聯隊旗上戰場的,必將嚴懲不貸!
此命令一出,在中國的各路侵華日軍,無不深以為恥。
好一個宋溫暖,竟然讓他們,連個聯隊旗都不敢帶出來啦?
讓陸軍大本營沒有想到的是,他們本來是好心防止聯隊旗的丟失。
沒想到這一做法,卻影響了整個侵華日軍的士氣。
讓日軍對武漢進攻的步伐,竟然為之一滯。
等中日雙方再次開戰的時候,已經是一周之后的事情了。
最后國府私下里,也不得不承認宋溫暖的功勞,
宋溫暖憑借了一己之力,殲滅日軍五萬五千余人。
有效的遲滯了,日軍對武漢的進攻,長達一周之久。
他最大的功勞,就是“放了”日軍的第四師團一馬。
使得會戰失敗的中國軍隊,可以從武漢順利的突圍。
宋溫暖趁著焦作,還屬于日軍兵力的真空地帶。
他跑到了紅石山的里面,“調來”了無數的武器彈藥。
這些大都是,給河北一帶的八路軍補充用的,光是三八大蓋就準備了兩萬支。
宋溫暖的意思是,以后日軍的封鎖,會更加嚴密了。
武器彈藥的補充不容易送過來,不如以戰養戰,去找日本鬼子“要”子彈。
要知道小鬼子打了敗仗的時候,他們往往會毀掉,那些帶不走的槍械。
三八大蓋可以毀壞,子彈卻是沒辦法來得及銷毀的。
這這樣就可以讓八路軍,得到及時的補充了。
他給吳隴城留下了一個支隊的裝備,能不能發展起來,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宋溫暖還一個勁的叮囑他,讓他多學習八路軍的游擊戰。
畢竟是敵后作戰,彈藥的消耗太大了,又無法補充,會有大麻煩的。
結果就在當天下午的時候,八路軍的支援吳隴城的,第一批干部來了。
帶隊的還是他們的老熟人,丁政委!
因為這是屬于河南地區的,第一塊我黨領導的根據地。
所以八路軍總部,還是非常重視的,丁政委也是延安指定的干部。
宋溫暖又默默的,放下了三萬人的武器裝備。
有這位大神在,一年之內就能讓吳隴城,拉出兩個縱隊的人馬。
宋溫暖太羨慕這個吳隴城了,緊跟丁政委的步伐,以后一定會有大造化的。
作為國府拉攏秦海川的條件,這一片的地盤,就劃給了他的小舅子吳隴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