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初代靈氣
也可以從這個過程中獲得大量的關于高維的數學模型,重點不只是獲得數學模型,更重要的是讓自己理解這個模型。
就好像是橢圓的公式我們每一個人都知道,但如果只看公式的話,大多數人都會是一頭霧水,難以理解這個形狀的構成,只有將其描述成兩端固定在兩個焦點上的線繃緊之下環繞一圈畫出的圖形,才能讓人相對直觀的理解這個圖形的樣子。
藍諾也需要將那些數據化的公式化的東西,轉化為自己,切實可見,可以自動在腦海之中腦補出來的結構。
這顯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為此他需要經常性的開啟預演,借助同伴們的援助,才能夠比較清楚的搞明白,這些在三維世界中不斷變化著形狀的四維物體,具體是怎樣的形態。
而在他不斷地完善自己的數學模型的時候,深空科考隊的科學家,也在高能物理實驗之中取得了一些成果。
地球人類那邊取得的物理突破,也一直都在通過電磁波朝著艦隊的方向發射,艦隊目前距離太陽系的距離還不算太遠,彼此之間的通訊延遲也就十天左右,地球人類那邊取得的科技突破,艦隊這邊是可以比較清晰的接收并且利用的。
正是因為兩邊數據的相互印證,科考隊的科學家才能在如此短的時間中,摸索出來讓微觀粒子進行四維展開的方法。
……
“竟然這么快就取得成果了?”藍諾正在將一塊芯片植入在自己的大腦之中,就聽到了科考隊的成員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四維空間對于人類的大腦來說太過復雜了,必須要植入一些輔助計算系統,才能擁有足夠的運算力理解這樣的空間,即便是納米機械所能夠帶來的計算力都有些不夠,必須要額外植入一些硬件,或者是通過網絡連接,借用外部的運算能力。
匯報成果的科學家顯得相當興奮,有些手舞足蹈的說著他們的發現:“在四維空間中對質子進行四維展開,比我們想象中還要容易得多。
只要用中子,在四維空間中第四個坐標軸上與我們所在的三維空間相垂直的位置,對其進行撞擊,就可以將其四維展開。
為了做到這一點,我們將自己的飛船朝著第四個坐標軸轉動了九十度。
現在在第四個坐標軸上,我們看到的飛船是完整的,但如果我們回到我們的三維世界。就只能看到飛船的剖面圖,也就是飛船橫過來之后的橫截面。
四維展開的質子,在三維世界之中,依舊呈現為微觀粒子的狀態,但如果我們在第四個坐標軸上移動一段距離,就能看到他的宏觀結構,而且移動不同的距離,宏觀結構的大小也會遵循一個函數進行變化。
目前我們已經找到了讓他的宏觀結構放大到最大的角度,在這個坐標角度之下,我們理論上就可以對智子進行加工。
雖然不能像三體人一樣,將智子覆蓋整片天空,進行那么細致入微的加工,但如果只是讓上面出現一些我們可以進行操控的結構的話,那還是非常簡單的。
利用激光,我們就可以在四維結構上,進行微雕,至于如何在四維結構下,建立類似邏輯電路的硬件,智子的殘骸給了我們不小的啟發,相信要不了多久時間,我們就能研發出來第一顆屬于人類的可控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