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9章 你敢嗎?
事實上當火炮轟鳴起來的時候,這支冷兵器軍隊還沒有潰逃。就已經足以說明這個帝國軍紀嚴明了。
并非冷兵器軍隊就無法對抗熱武器,但對抗的前提是軍隊事先知道敵人有怎樣的武器,并且對這些可以超遠程殺傷的武器有足夠的了解,安排對應的戰術才有可能對抗。
在初次見到這種可怕殺傷的時候,能保證沒有出現全軍潰逃,在冷兵器時代就已經算得上是王牌中的王牌了。
事實上叛軍指揮官此時也很慌,額頭上已經全是了。他本以為眾叛親離的小皇帝已經沒有什么戰斗力了,自己未來只要挾天子以令諸侯,就可以成為這個帝國的無冕之王,等到時候想辦法給自己的子孫后代安排個皇室血脈,比如說和皇家的公主有了孩子什么的,也就可以合情合理的把帝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
然而前線的局勢實在是超出了預料,軍團頂著極大的壓力在后方督戰隊的逼迫之下,強行把戰線挺進到二百米,繼續前進幾十米就可以發起沖鋒,再前進一點,后方的弓箭手就能夠較為準確的通過拋射的方式,來對敵人造成殺傷。
然而就在這時,排成整整齊齊三列隊形的火槍兵開火了,三排人交替開槍,保證了持續的火力密度,也使得向前挺進的冷兵器部隊遭受了迎頭痛擊,密集隊形使得前排如同割麥子一般倒下,即便是穿著盔甲的精銳,面對米尼彈的時候也根本擋不住子彈。
這種尾部帶有一定凹槽的特制子彈,在槍膛中。受到爆炸的沖擊,尾部會變形膨脹起來,從而貼合槍管,金屬在輕微的變形之下會和膛線緊密的貼合在一起,保證了槍管的密封性的同時,又讓子彈出膛之后,維持著高速旋轉的態勢,擁有著更精準的精度,因此即便是雙方相隔著兩百米,在機械瞄具的輔助之下,士兵們依舊有相當的命中率。
當火槍部隊開始三段射擊之后,不斷向前挺進的冷兵器軍隊終于崩潰了,在如此遙遠的距離下,自己就會受到莫名其妙的攻擊。
繼續挺進,挺近到他們足以發動沖鋒的距離,足足夠對方完成十幾輪的射擊,而那將帶來的傷亡已經超出了所有人能承受的心理預期,從沒有應對過這種類型戰役的冷兵器軍隊終于崩潰了,向后潰逃的同時已經有人拿著自己的兵器,紅著眼睛沖向了督戰隊。
藍諾自然不可能放過這個機會,直接穿著這個世界特有的皇袍,從高臺上跳了下來,剛好落在一匹駿馬身上,將武器換成了象征著皇權的寶劍之后,率領著禁軍騎兵,飛快開始了追殺潰軍。
火器部隊還在紀律嚴整的緩緩推進,并沒有加入接下來的追殺和混戰之中,而是時刻給己方士兵壓陣,防止對方重新集結起來。
而仗打到這一步,叛軍已經沒有機會了,在皇帝御駕親征的情況下,軍隊的士氣本來就已經低迷到了極限,正面部隊又遭受到了迎頭痛擊,就算是還有大量的軍隊沒有參戰,因為戰場的規模導致不可能所有人都列陣而戰,但士氣崩潰之后,已經不用指望他們能被組織起來了。
一國之君親自騎著馬,率領騎兵部隊沖鋒所帶來的士氣提升,是封建王朝根本難以想象的,因為正常情況下除非帝國的統治即將崩塌,否則任何情況下都輪不到皇帝親自帶兵沖鋒。能坐鎮中軍大營,都已經算是對士氣的極大鼓舞,真上了前線,帶兵沖鋒,刀劍無眼,被人在軍陣之中斬殺,那可就鬧了大笑話了。
也只有藍諾不擔心這種問題,如果不是考慮到人心和自己的統治基礎,面對冷兵器時代的武器,他完全可以如同長坂坡的趙子龍一般在叛軍之中殺個七進七出。甚至只要他想,完全可以做到身上一滴血都不沾。
不過如果真的靠著這種手段硬生生的把叛軍的士氣殺到崩潰,那以后皇權的神圣色采就太過濃郁了。短期來看的確是好事,但長期來看的話,這無疑是斷送了整個文明的未來。
所以藍諾此時是盡可能的把自己的武力壓制在常人的范疇內,沒有嘗試解開基因鎖,也沒有讓自己的肌肉超限爆發,釋放出遠超常人的力量,只是用日常鍛煉出比較結實的身體,和嫻熟的技巧,作為騎兵團的先鋒,粉碎企圖抵抗的所有敵人。
他們就像是一把尖刀插入了敵人的腹心,哪里的軍團有集結起來的征兆,他們就會如同一把尖刀一般插過去,不給對方任何重新集結起軍隊的機會。
一上午的鏖戰之中,十多萬的叛軍硬生生的被殺成了10多萬的難民。這種戰場之上,正面作戰的傷亡其實反而是少的,冷兵器的殺傷效率終究有限,不可能像一戰二戰那樣絞肉機一般的死人,失敗的一方更多也只是潰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