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心
那位危急時刻出手救下孩子的道長,名喚陽碧叢,原是長安人士,家中篤信玄門,從小被送到道觀修行。
正值楊隋改元,大赦天下,道觀主持見此便放小徒回鄉探親。
陽碧叢年紀雖小,但修行十余載,自詡頗有一些道行,便打定主意要一路遇妖誅妖,遇魔降魔,救黎民于水火。
行至石鼓村,正投宿于骨白家中,可她不過十來年的修為,哪里能看出骨白其實是妖,只道骨白也是修行中人,自覺與骨白甚是投契,便多盤桓了兩日。
那日濁修圍村,陽碧叢道長受骨白所托,帶著小童突出重圍,打斗之中負了傷,她帶著個髫齡幼童走不了遠路,只好藏在左近一間破廟中。
本想著骨白脫身之后很快便會尋來,誰知左等右等也不見骨白蹤影,她待要回去打探消息,可那小童想是受了驚嚇,竟發起燒來,陽碧叢不得不留在破廟中照顧他。
兩日后小童的燒漸漸退下去了,但她自己的傷口卻不見好。
血水不停地從傷口滲出來,便是最好的金瘡藥也無法止血。這還罷了,更惱火的是,傷口處還不停涌出絲絲黑氣。
想那濁修所傷,并非尋常創口。這陽碧叢只是粗淺跟師父學了些道術,哪里懂得處理這些。
她帶著小童在破廟中歇了幾日,身體卻越來越差。如今不光面如金紙,連走路都沒了力氣。眼見著一條性命要喪在此處,她心中焦急,卻也無可奈何。
可轉念一想,自己下山原是為救蒼生,如今能救得一個小童,也算不枉此行了,只可惜自己學藝不精,不能救下更多的人。
她正自胡思亂想,門口卻恍惚出現一個熟悉的身影。
“骨婆婆?”陽碧叢以為自己眼花,“當真是你?”
“是老身,陽道長,你還好嗎?”骨白一個箭步奔到陽碧叢身邊,卻哪里有半點龍鐘老態。
“骨婆婆,我以為你已經慘遭毒手,不想竟能逃出生天,真是太好了。貧道幸而不負婆婆所托,能將這孩子全須全尾交還給你。”陽碧叢靠在供桌腿上,氣若游絲,指指旁邊兀自酣睡的小童。
她這時才注意到旁邊還站著一個人,那人逆著光,一時看不分明,只知道是個身材高挺的郎君,她下意識以為那是骨白的兒子,便道:“這位是令郎吧?”
“......”骨白。
“......”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