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啞巴虧。
葉坤想保住這一批商人的性命,便和馬昭商量:
這樣吧馬大人,這些私鹽販子,發配充軍好了。他們既然會做生意,說明能識字,會算賬,而且了解周邊的地形和小路。我們的部隊在四周山區剿匪,正需要這樣的人才……
馬昭嘆氣:既然葉大人要保全這些人,我還能說什么?
那就多謝了。
葉坤吩咐下去:讓這些私鹽販子,全家移民,去米倉山南部開荒屯田。他們原來的土地,收回來,租給他人耕種。
米倉山一帶,荒山較多,但是所有權都在當地豪紳手中。
公孫璋當年為了穩定統治,討好鄉紳,隨便封地,把大多數荒山,都送給了地方豪紳。
現在要開荒,還得把土地收回來。
葉坤帶上馬昭,帶上大軍,前往米倉山,召集當地豪紳開會。
馬昭也很陰險,首先詢問各個鄉紳,讓他們自報荒山面積。
鄉紳們害怕葉坤征稅,就拼命少報瞞報,各種哭窮,說荒山沒有產出,生活艱難云云。
葉坤笑道:既然荒山沒有產出,那我就買了你們的土地吧。我相信你們,就不去丈量了,按照你們報的數收購。都是沒用的荒山,一畝地一兩銀子,夠了吧?
鄉紳們吃了啞巴虧,只得認命,乖乖地交出荒山。
葉坤只花了幾千兩銀子,把米倉山一帶的土地和山林,全部收回,讓關勇和趙彪帶隊,進行開荒建設。
這兩個家伙,都是種田漢子出身,精通各種農活。
兩萬大軍,駐扎在米倉山開荒練兵,挖水塘,修水壩。
葉坤也大量招募益州的窮人,前來米倉山安家,宣布參與開荒移民的,提供房屋住所,提供農具。
五年之內,免交田畝稅,不管收獲多少,都是自己的。
有些窮人被當地鄉紳剝削太狠,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也沒什么家產,就毫不猶豫地來了,拖家帶口的。
葉坤言而有信,建造了一批房屋,安置移民戶。
而且葉坤還提供貸款,年利息百分之十,借錢給移民戶發展生產。
這個利息,在年利息百分之六十的民間,簡直是良心價!
但是葉坤知道,這百分之十的年利息,利滾利算起來,比什么生意都賺錢!
后世的房貸,年利息百分之五,都讓你還一輩子!
移民戶也不敢多借,一般來說,借個二三兩銀子,就能活下去了。
葉坤這么豪橫的政策,簡直就是給窮人白送土地房屋,立刻把米倉山一帶的窮人,也吸引了過來。
許多人脫離了當地鄉紳的控制,搬遷到葉坤的移民新村。
能當自由民,誰也不愿意給地主當佃戶!
葉坤也歡迎本地人開荒移民,因為這些人還有些家當,有部分生產生活工具,方便安置。
安排了米倉山的開荒屯田,葉坤返回成都,琢磨另一件大事。
幣制改革。
大鼎國的貨幣系統,以銅為錨。
但是銅錢太重了,商人們攜帶大量銅錢,非常不方便。
做生意的時候,數銅錢也要數半天。
遇上不識數的,一吊錢要數好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