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下重注
一頓飯在貌似和諧的氛圍里面結束了,好幾個人出來之后,第一時間又去了辦公室。
不去不行了,距離過年也就兩個多月的時間,現在不去想辦法找找門路,到時候一把手布的卷子沒辦法完成。
張元慶主動提出要送何勝嘆回去,不過何勝嘆要跟梅同君一起聊聊,他不好跟在后面。
他隱隱感覺,何勝嘆對自己還是有隔閡的。畢竟,自己和其他人比起來,算得上有些特立獨行。
張元慶自己回到了宿舍,正在此時接到了趙心怡的電話。
“出來吧,我在你們大院門口。”趙心怡似乎已經料到他在哪里了一樣。
張元慶出了大院,正看到趙心怡就在她的車子里面,車窗開了一半。
“上車吧,外面太冷了。”趙心怡招了招手,車子一直保持啟動狀態,暖氣也開了。
張元慶上了車子之后,只覺得暖風吹拂,整個人也放松了下來。
“第一天上任,感覺如何?”趙心怡笑看著他,似乎對他的心理歷程很感興趣,也是想要幫他參考參考。
張元慶靠在位子上,跟自己這位干姐姐,如實交代了今天的經歷,以及所思所想。包括今天晚上的事情,他也說了。
趙心怡聽了他的話,不由笑著搖了搖頭:“要是給老周知道,你來第一天就跟一把手頂一下,他肯定要念叨你幾句。”
張元慶其實也明白,按照官場很多人的做法,都是以茍為主。畢竟無論什么地方,你只要顯得不合群,都會顯得非常另類。
反過來想,張元慶覺得自己的性格,能夠在官場上走到今天,也有一定運氣的成分。
趙心怡卻又開口:“你也不要多想,想要做什么人,就要提前想好代價。你想要做個合群的人,那么代價就是要放棄一部分自己的特點。你要想去做事,難免就要碰到爭執。
再者說,合群這個詞就有點奇怪。什么才是合群?你要和誰合群,合誰的群?總不能庸庸碌碌,就算合群吧。”
張元慶仔細一想,還真是這個情況。和誰合群?合誰的群?這兩個反問,令他有些醍醐灌頂的感覺。難道附和何勝嘆,就叫合群了么?
那他就是何勝嘆的附屬,要活在對方的陰影之下。總不能時間長了,變成第二個何勝嘆吧。
趙心怡再度說到:“更何況我相信為政一方,除去一心想要搜刮民脂民膏的那部分,大多心里還是希望把地方發展起來的。你只要秉承公心,一些誤解都是能夠消除的。
除非你要動大多數人的蛋糕,那就另當別論了。不要太過瞻前顧后,基層工作不是算出來的,是干出來的。”
張元慶點了點頭,覺得之前的一些擔心,有些想得太多了。既想要干活,又怕得罪人,到最后有可能兩邊都落空。
自己作為代鎮長,明年也就轉正了。哪怕是現在,自己身上也有足夠的權限。那么完全可以自己推行工作,做出一定成效了,自然會有相應的支持。
通過今天的試探,一些年輕干部還是支持自己的做法。在這鄉鎮里面,誰也不想要混日子。哪個不是鉚足了勁,要往上拔一拔。
張元慶看著趙心怡:“姐,感謝你。”
趙心怡笑了笑:“老周讓我過來,就是讓我多看著一點你。還好,雖然說今天鬧點矛盾,但是都是小矛盾。你要記住,不要害怕矛盾,要試著解決矛盾。”
“我知道了姐,我會認真做事的。”張元慶對周強斌和趙心怡,是發自內心的感謝。
在他心里覺得兩人對自己真是沒的說,也只有家人才能夠做到。
“行了,跟你聊了之后,我知道我也要離開了。最近一段時間了解了你這邊的情況,我要回去準備準備,把那些能夠幫助你的人,都給集齊了,方便你過來一并辦了。”
趙心怡這段時間過來,看起來是游山玩水,實際上也是在為張元慶下一步謀劃。包括應該介紹哪些人給他認識,哪些人能夠幫上忙,哪些人以后能夠幫忙,都要幫他準備好。
趙心怡吩咐道:“老周應該跟你說過,我生日宴會的事情。現在移風易俗,按說這事辦不了。但是老周的報備順利通過了,此次宴會參加的人,大多都是一些商人,以及老領導。雖然簡樸,卻非常隆重。知不知道,為什么他能這么去做?”張元慶皺眉思考片刻:“江北現在的形勢?”
“對,商界的人脈一直都在我手里,現在他要抽取出來,解決江北的問題。可以說這一次宴會,能夠來的人,都是我和老周積攢了半輩子的關系。上面知道江北難,所以對老周辦這個宴會,大力支持。
你去參加,趁機能夠拿到多少,就看你個人本事了。上面一直說政商要有親清關系,經濟要發展,需要有商人支持你。你也要提前積累,和商界一些人打好關系。這些人處不好,他就會圍獵你。但是把握好親清這個度,那么會助你無往不利。”
趙心怡這么說,已經非常直白了。甚至,是把一些為官之道揉碎了告訴他。
特別是和商人親清關系,讓張元慶明白后面的努力方向。他回想靳書記和裴碌就是這個關系,兩人本就是同學,靳書記的幫助與扶持,讓裴碌能夠順風順水。
而裴碌的崛起,不僅是靳書記的功績,而且有這么一個大商人支持,開展一些工作需要錢,靳書記張個嘴,裴碌就會沖著他的面子,主動提供給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