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住房申請中心
下了車后,眾人步行前往住房申請中心,這個中心其實是獨立的三層樓房,估計是為了節省一些空間,因此,這個樓房里,包含著住房申請中心,還有尋人點。
一樓是申請大廳,在進入申請中心時,他們看到里面已經有不少人在等待。
這個中心的布局很像銀行的柜臺,三名工作人員正在電腦前操作,大廳里聚了不少人,還有專門劃分的休息區,金屬座椅上也坐了一些人。
這些場景讓人感到有些恍惚,仿佛重新回到了末世前的現代社會。
這樣熟悉的工作場景再次出現在他們眼前,讓他們感到一種超現實的感受,仿佛置身于一個夢境之中。
這種熟悉和陌生交織的感覺,讓他們對這座生存基地的規劃和組織感到更加震撼和欽佩。
羅四笑著說道:“嘿,恍惚間以為我們集體穿越了,門外的高科技設備雖然讓人眼前一亮,但這個基地內部卻更接地氣。”他對周圍的環境感到一種奇特的對比和體驗。
“這里也不太需要什么高科技,只要能夠聯網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咱們以前不都是這么過來的嘛,日常生活中哪里需要什么高科技,我說這個基地可以有網絡就很難得了,在磁場動蕩的情況下,要實現網絡連接可能需要付出許多努力,這里涵蓋的高科技應該是我們看不見的。”
烏化認為,基地內部可能運用了一些他們所不理解的科技力量,來實現這種現代化設施和便利。
現在各個避難所之間的通訊仍然中斷,聽說早期衛星還能用,現在也是不行了,在這么艱難的情況下,基地內部的設施和技術已經無法被很好地復制。
官方當初為了建設這個基地應該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才構建了這座現代化的城市。
在末世環境下,基地的建立和運轉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成就,官方為了人類生存和未來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付出是難以想象的。
在申請住房的排隊過程中,眾人看到大部分申請的人員都是異能團體,因為只有他們才有資格在這里申請。
一般普通人會選擇前往另一個申請點,那里提供的是簡單的小房子或者合住房,需要付出的物資并不多。
在另一片區域,甚至還設立有救助點,對于那些沒有物資的幸存者,官方也會為他們提供臨時居住點,據說這個救助點是一個單獨的區域,住房條件相對簡陋,但是對于什么都沒有的人來說,這里卻是提供了生存所需的庇護所,甚至會提供一些食物,保證了他們基本生存條件。
可以說,官方考慮到了各種可能性,也進行了合理的安排,末世是一場長期的災難,不可能要求官方無私地為所有人提供援助,只出不進,官方最終也會被拖垮,到時候沒有人可以安穩。
對于那些暫時沒有物資的人員,官方也會在日后為他們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機會,讓他們通過勞動賺取生存所需的物資,慢慢脫離需要救助的困境,實現自給自足。這才體現了一個健康的生存基地所具備的人道主義精神和社會責任感。
這些關于救助點和工作機會等信息都被詳細地記載在小冊子里,讓人們能夠更加合理地選擇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