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搶就完了
將作府河工一塊,涉及范圍極廣。
蓋因自古工程,大莫過于治河。每年所需調(diào)撥的物料,勞役,都是一個龐大到讓人咋舌的數(shù)字。
所以,方從就任后,只是傳了女皇諭旨,便在一日之內(nèi),征發(fā)了民夫三萬,馬一百,牛兩百,騾子驢共五百,大車五百五十,小車過千。
“大人,半月前朝廷準(zhǔn)備筑堤,因此民夫,車馬都是現(xiàn)成的,就駐扎在城外。倒是物料,都集中在各水患處,想調(diào)集卻至少需要十天……再就是,糧不夠。駐扎在京師,可以奉旨在廣平倉就糧;隨陛下出征,他們卻是不會輕易放出糧食,必須另行請旨……”
那崔昊真不愧是積年老吏,不僅將征發(fā)辦得穩(wěn)妥迅速,就連其后的一系列難處也都據(jù)實說了出來。
方從道:“物料不用攜帶,女皇既然沒有下旨,就是暫時用不上。但車,牛馬,工具,卻不能少。另外,再多征一些民夫,畢竟一路遠(yuǎn)行,運得糧食不夠肯定會出亂子。”
這個時代,所謂的車運載量其實不高。
再加上大宋山路崎嶇,很有可能運十份糧食,到了地方人吃馬嚼的就只剩三份。所以,必須準(zhǔn)備充足。
“至于開倉的文書,我現(xiàn)在就去找人商量。”
方從說完,便跑到了尚書省。
他所謂的商量,便是找到尚書左丞,討要十萬石糧食。
“什么?十萬?!”
頭發(fā)花白的丞相聽后,胡子都不小心抓了一撮下來:“你知道十萬石是多少嗎?夠你吃多久?再說,開倉你先得去請旨,然后讓中書擬詔,門下審核……”
他這么說,倒也沒錯。
流程嘛,在哪不需要走?但方從那么長時間的皇帝,也不是白當(dāng)?shù)模灰娝呛且恍Φ溃骸拔襾碇埃菹碌目谥I是‘快去中書門下領(lǐng)旨,整備工匠,三日后隨朕出征。’這民夫,草料,車,糧,可都在整備之內(nèi)。莫不成陛下日理萬機(jī),一件事還要我去請兩回旨?天底下可沒這個道理。”
丞相見難不住他,只好把皮球收回來,改用第二套說辭:“話是這么說,可這十萬石也太多了!我朝連續(xù)三年災(zāi)難不斷,有的郡縣顆粒無收……”
這就是推諉不成,改成訴苦了。
方從繼續(xù)呵呵一笑:“十萬石是多,但是左丞可別忘了,我雖是少匠,但跟隨的卻是陛下。陛下倉促間盡起大軍,必不能事事皆備,萬一路上遇到阻礙遷延時日了,萬一部分糧食灑落了,淋雨了,遺失了,難不成還讓陛下的大軍餓肚子等待嘩變?自古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不多準(zhǔn)備些,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