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勞被奪走(感謝營養液)
顧廷燁萬沒料到,自己還沒找大哥他們算賬,就先被將了一軍!
原本想著安頓好差事,再去顧府把那柄長槍拿回來,小秦氏與顧廷煜肯定會百般阻撓,自己則乘勢將多年積怨發泄出來!
誰料他們先發制人,就這么把長槍送回來,讓自己心里盤算過無數次的交鋒,一系列揚眉吐氣的場景,全都沒機會用上。
更令他奇怪的是,寧遠侯府對輿論的把控非常厲害,仿佛早就做好了布局。
顧廷燁被罵聲包圍后,禹州幫的眾人紛紛出面維護,說顧廷煜如何暗算他,小秦氏如何捧殺他。
但這些辯解很快被噴了回來:顧大是侯府嫡長子,襲爵本就天經地義,根本沒必要和顧二爭;何況他膝下就一個女兒,若是為了爵位,早就該過繼一個兒子,哪會至今毫無動靜?
小秦氏的捧殺更是荒謬,對顧二好吃好喝伺候著,還教他習武讀書,把他培養成棟梁之材,對她自己的兒子都沒這么上心!
顧二被趕出家門后,也是小秦氏建議她去投軍,才有了翻身重來的機會。
可顧二得勢以后,小秦氏沒有沾他半點光,連門都不肯進,都退讓到這個地步了,還有人污蔑她?
這些議論充斥著茶館酒樓,特別是小秦氏勸顧廷燁投軍,已成了眾口一詞的“真相”,這讓他非常氣憤!
勸他從軍的分明是盛六姑娘,可人家是未出閣的閨女,真要把這事說出來,必然極大影響她的名聲。
但隨便編個人出來,一來顯得自己心虛,二來沒有合適人選,真是進退兩難。
白拿了人情的小秦氏,更是唱念打坐俱全:我勸二郎從軍,是想他有個用武之地,萬沒料到他剛剛翻身,就這么欺凌弱兄寡母!
輿情洶洶下,一大堆彈劾顧廷燁的折子,送到了新官家面前,但官家扣留不發,頗有回護之意。
這種偏袒的態度,越發刺激了清流,幾個德高望重的老言官當庭指責,將顧廷燁罵了個狗血淋頭,最后還是靠官家搬出了先帝的囑托,才勉強攔住了對顧廷燁的聲討。
顧廷燁不是吃悶虧的主,同寧遠侯府舊仇未消又添新恨,自然不肯善罷甘休。
下來朝以后,他帶著一堆人去了侯府,要給自己討回公道。
結果候府連門都不給開,派了下人隔著門喊話:若是公事,請二公子在朝堂說;若是私事,顧家與二公子無私可言,太夫人和侯爺該交代的都交代了,盼二公子今后好自為之,別再丟人現眼,出乖露丑,讓老侯爺在地下也不得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