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阿婆一早打來電話,明說今天要來的客人就是她的外孫,他要來這邊住一段時間,還讓姜早提前去小洋樓收拾出一間房間來。
姜早讓京音來幫忙看店,自己則是騎著小電驢,前往花店后兩條街的名苑小區。
風兒漸漸蕩起來,她的發梢、泡泡袖和藍黃色裙擺無一幸免于它的手掌,都飄向身后。
一路上,姜早都在不停地左顧右盼,洱楠縣地廣人多,人人還很愛花,覺得花能帶來幸福,可偏偏整個縣就只有一家花店——早餐花店。
因此每棟接壤而至的房子都會點綴些許她種的鮮花盆栽,這些花好似一根無形的線,將這個不起眼的小縣城和她捆綁在一起,讓她們成為彼此的羈絆,也給了她歸屬感。
每當有人夸贊她的花,謝謝她的慷慨時,她總會想:一直這么生活下去也挺好的。
可這得過且過的想法也有被否定的時候,因為有一個地方,那的主人從未在她這訂過花,她也沒施舍過那間破舊的畫室一枝花。
一想到畫畫,姜早便會想起那段為了飛往馬里蘭而日夜練習,畫到雙手生繭,還得了頸椎病,最終卻被現實給予致命雷擊的灰暗時光。
一想到馬里蘭,她就覺得自己應該站在巍峨的山峰上,繪出理想中的永生花,而不是委屈在這片土地種植會凋謝的現實花。
想要逃避的東西就在那,一切取決于她要不要靠近。
這間畫室就在去小洋樓的必經之路上,姜早將車子停下,取下安全帽的同時,眼睛不自覺地往旁邊飄,滿是青苔的墻壁上居然有一朵小黃花在頑強的盛開,就在門匾上的“畫”字里。
兩秒后,她收回視線,急忙往坡上的老房子走。
這棟三層小洋樓只有梅阿婆住,她一個人做不到常把這棟房子收拾得一塵不染,所以收拾房間時費勁了點。
首先要挑一個房間,姜早挑了一間有緣分的——之前她住過,后來覺得從這到花店來回跑太麻煩,尤其是刮著寒風的冬天,所以她干脆住在花店二樓。
用手機連上隨身藍牙音箱,隨著輕快的音樂響起,打掃一促即發。
第一步是清理天花板上的蜘蛛網,姜早用還帶有綠葉的小竹竿簡單掃了掃,然后就是清理地面,做完這些,最后一項工程就是鋪床,她隨便挑了一床淡綠色的鋪上。
一年的自力更生,她的動作變得十分嫻熟,不到半個小時她就為不曾謀面的小老板打掃好房間。
返程途中,姜早去買了點鹵味,京音在店里煮好飯,還弄了三菜一湯。兩個人圍在二樓的小圓桌上吃著飯,京音突然想起一件事,吞咽嘴里的菜后,她看著姜早,問:“你說,梅阿婆的孫子在城里生活的好好的,為什么會突然回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