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隱劍
雖然離人怨的品階不高,只是下三境的小武技。
但卻獨一無二,是真正專屬于那位修士的神通,詮釋了他的“道”與“理”。
這是前賢留給后世人的傳承瑰寶,也是前賢自身所在追求的浪漫與風流。
每一位修士都希望能在臨終之前著書立說,傳下自身的“道”與“理”,名流萬古。
不過事實上,能夠做到這一點的修士實在是少之又少。
絕大多數修士,對于修行只能做到“知其然”的地步,根本無法做到“知其所以然”。
能夠留下一門神通傳世,便已經可以稱之為大風流。
因為同一品階的經文編寫難度,要遠遠超出神通的數倍,甚至數十倍。
而宋祁當初所修行的四品經文鎮獄經,便是嚴鴻雪在進入封印之前所創下的得意之作。
這也很好的解釋了,為什么嚴鴻雪一位堂堂的九劫半圣,會在自己的“墓穴”中放上那么一本“不入流”的經文。
四品是不高,但那可是嚴鴻雪在成圣前的集大成之作。
也是嚴鴻雪為自己有可能醒不過來所準備的遺書。
很多圣者單獨編寫經文,也不過只是四品而已,所以嚴鴻雪對這本鎮獄經簡直是滿意極了。
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嚴鴻雪自是要把這篇鎮獄經廣而傳之。
圣境之下的經文編寫尚且如此困難,到了圣品之上,更是難如登天。
每一篇圣道經文的編寫,都是不知多少位圣者,經歷過多少個小時代,前赴后繼,反復打磨,方才真正問世。
根本不是尋常修士想象中,一位圣者將其畢生的修行一匯總,就成為了一篇圣道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