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劉昭告知的消息
劉昭看見陳明浩一臉迷惑的樣子,就知道他是真不知情,心想這個事早晚要說出來,與其以后說不如現在告訴他,免得讓他猜來猜去的。
打定了主意,他就對陳明浩說道:“陳書記應該還記得到一個人,就是杜慶安書記當市長之前的那一任市長胡宏偉,這個付金海就是胡宏偉妻子的親戚,好像是他妻子的妹妹的小叔子。”
劉昭說的這里,陳明浩心里就知道個大概,看來說有人找常振軍給付金海說情的傳聞是真的了,而這個人就應該是當時的市長胡宏偉了,他當時還沒有離開臨河市,常振軍也是剛當上臺源縣的縣委書記,而且還沒有明確為臨河市委常委,對于胡宏偉的話他應該是要聽的,面子也是要給的,讓一個排名靠后的副鎮長在那種環境下當上鎮長也是情有可原的,畢竟當時整個臺源縣都是人心惶惶的,又缺乏干部,有人推薦,沒有不用之理,這樣也就能解釋得通,為什么常振軍之后沒有重用他了。
可這跟楊杰又有什么關系呢?難道僅僅因為楊杰和胡宏偉的關系,付金海就被打上了是楊杰的人的烙印?
楊杰跟胡宏偉的關系,陳明浩是知道的,對于胡宏偉最后參加的一場臨河市委常委會議,陳明浩作為記錄人員,他是有記憶的,楊杰能夠到臺源縣來當縣委副書記,胡宏偉應該是和孫維平做了交換的,當時兩人在會場上交頭接耳的情形陳明浩至今仍然記得。
陳明浩想到這里就問道:“劉書記這一說,我也就明白了我所聽到的傳聞是怎么一回事了,應該是胡宏偉市長找的現在的常部長,是他拍的板,可這和楊縣長有關系嗎?”
“陳書記的這個問題我也不太清楚,我分析應該是胡市長走之后委托楊縣長、當時的楊副書記照顧付金海吧,有了這個原因,讓外界以為當時的常書記和楊副書記都是付金海的靠山,才讓他在城關鎮混的風生水起,連鎮黨委書記都給架空了。”劉昭說出了自己的分析。
陳明浩聽了他的分析,就有了初步的判斷,他覺得在這里面楊杰和常振軍都是被利用的角色,付金海則是利用了人們固有的認知模式,以為常振軍在會上拍板讓他當鎮長,他就是付金海的靠山,又以為胡宏偉交代過楊杰要他照顧付金海,而楊杰也成為了付金海的靠山,這樣,他們鎮上就沒有人去和他唱反調,加上又有一個懦弱的、不敢堅持斗爭的鎮黨委書記,才讓他敢在鎮上胡作非為。
陳明浩這么分析著,也就對劉昭說了出來,之后他對劉昭說道:“劉書記,不管怎么講,既然我們發現了問題,就必須要解決問題,我們不能因為聽說他和誰關系好,查了他會讓誰不高興而放棄我們的原則,我想劉書記應該是不在意這個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