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當了家嗎?”這個男人問道。 “只要是合理的,我都可以當得了家。”陳明浩肯定的說道。 “那好,書記,我就跟你們說說,這一片地有一百多畝,是我們十幾戶人家的口糧田,聽說這個食品廠成了化工廠,縣里讓他們搬走,我們沒有任何的意見,但是他們在這一片地上進行了建設,不僅在地上打下了很多地基,廠房里都是水泥地面,我們想要復耕是很難的,沒有個兩年,三年是很難再長出莊稼的,他們就這么走了,那我們怎么辦?”這個男人說道。 “村里沒有給你們錢嗎?”陳明浩問道。 “給了,今年的青苗費和補償費都是那個老板給的,還多給我們了呢。”這個男人說道。 “其他的錢呢?比如征地款呢?” “原來村干部說的征地款一年給一次,第一年的非要等到廠子投產以后,這不是還沒建好就撤走了嗎?”男人發牢騷說道。 “村干部沒有說縣委怎么安排的?”陳明浩再問道。 “沒有說,只說這個廠子搬遷走了,會給我們解決一年的征地款,用于我們復耕,可這一年怎么能讓這片地再種上莊稼?”這個男人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