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大鬧金鑾殿
“啟稟皇上皇,您是明君,是圣主!您的決定會影響我們一生!請您看在我們即便負傷疼痛難忍,也要冒著忤逆您的危險上殿請愿,請您再給我一個機會吧?”
“啟稟皇上,前夜的火分明是有人故意阻礙您的決策,想讓您的偉大的決策胎死腹中才點燃驪山書院。
我們開書院、參加科舉之心可昭日月,請您莫要中了敵人的奸計啊!”
“今年玉側妃和玉夫人兩人承擔了女子恩科的重任,給皇上也給我們大東朝長了臉!
可明年呢?若明年科舉,大東朝連個女秀才都沒有,僅玉側妃她們兩人高中,很難再繼續撐起大東朝的臉面啊!”
......
皇上越聽臉色越深沉,不過倒也沒有反駁,也沒有生氣。
最后,他只問了句:“聽了這么多,我大東朝的供股之臣,你們有何看法?”
女子們的家長生怕惹禍,急忙幫自己的女兒撇清干系。
兵部尚書也急忙道:“啟稟皇上,內人與玉側妃才認識月余,恐有些走火入魔,一時意氣用事說了不該說的話,請皇上責罰!”
金鑾殿上的十八名女子,有十三名是這大殿上重臣之女。
聽到自己家的大人因為怕事,一點都不顧及她們的想法,都有些心灰意冷。
有人甚至當場反駁自己的父親:“父親,您是大東朝的肱股之臣,皇上信任您,重用您,您不能為一己之私違背內心,枉顧大東朝利益啊!”
今日,大東朝的六部、督察院、五寺等等這些部門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團結,一致提出反對意見:
“驪山書院還未開始就出現人命,不吉利,再開下去恐影響國運!”
“驪山書院本就是個不祥之地才閑置多年,現在發生如此詭異之事,確實不該繼續!”
“女子本就該好好待在閨閣中,還開書院讀書?實在荒唐!”
......
玉九兒帶著十八名女子與他們唇槍舌戰,展開激烈的辯論:
“鬼神之說本就玄乎,律法中亦有約束,你們是朝廷重臣,卻以此為借口阻礙我們開女子書院,臉不疼嗎?”
“利國利民之事你們都反對,枉為大東朝供股之臣!”
“連皇上宮里都有女官,你們憑什么瞧不起女子?”
......
大皇子、五皇子、丞相、首輔,還有那些沒有女兒、夫人上金鑾殿請命的大臣們,只管在一旁吃瓜看熱鬧。
如此熱鬧的早朝百年難得一遇,回去說個通宵都說不完,怎能錯過?
而大皇子、五皇子和那個被玉九兒陷害從王爺變為皇子的三皇子都心知肚明,此事最好別摻和,以免惹禍上身!
可君墨卻不如他們的意,在玉九兒帶人與大臣們正辯得面紅耳赤之時,押了幾名犯人來到金鑾殿:
“啟稟父皇,這幾名就是前日驪山書院著火時在附近徘徊的嫌疑人!他們雖咬緊牙關拒不承認放火之事,然,事出時方圓百里僅有他們鬼鬼祟祟蹲在書院附近。
兒臣著急帶他們上殿是想讓父皇明白,有人在阻礙父皇實行仁政和利國利民的舉措!請父皇明鑒!”
龍椅上正被吵得頭昏腦漲的皇帝一看到罪魁禍首,氣不打一處來:“你們為何要火燒驪山書院?還不重拾招來?”
一名嫌疑人眼神驚慌地朝大皇子那邊掃過去,惹來大皇子一記狠厲的瞪眼。
他哆哆嗦嗦抖著聲音道:“冤枉啊!我們幾個聽聞驪山書院里都是女子,起了色心,僅在驪山書院附近晃悠,沒有放火啊!”
其他幾個嫌疑人統一口徑:“我們當真只是覬覦女色,沒有殺人放火啊!”
他們確實沒有放火,而是在驪山書院附近找機會下手,卻無意中發現香妃的苗疆暗衛先他們一步混到書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