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不祥之人
春分后十五天為清明,是掃墳祭祖的大日子,禁中前半月發宮人車馬朝陵,天子齋戒一日,攜文武百官到皇陵祭天拜祖,而民間又稱為“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十月一日總稱“三冥節”,有城隍出巡的盛大儀式,非常熱鬧。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由于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到了北宋時期,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是個非常重要的節日,無論是朝廷,還是民間都有一至三天的假期,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放紙鳶、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所以又被稱之為踏青節。
為了方便人們出城掃墓踏青,外城的宋門、陳州門、萬勝門和封丘門四門,提前到寅時三刻打開,出城、進城的人絡繹不絕,車水馬龍,呈現出一片繁榮昌盛的景象。
未到卯時,整個東京城已經熱鬧起來,萬街千巷各式各樣的店鋪提前開門營業,懸掛市招旗幟,招攬生意,叫賣聲此起彼伏,其中屬紙馬鋪的生意最為紅火,門庭若市,人們爭相購買掃墓祭品。酒樓茶坊妓院成為許多詩人騷客名士以詩會友、飲酒賞花、尋歡作樂的好去處。河里船只往來,首尾相接,或纖夫牽拉,或船夫搖櫓,有的滿載貨物,逆流而上,有的靠岸停泊,正緊張地卸貨。
雨妍處理完張忠原夫妻二人的事,此時已過辰時,但正是廟會熱鬧的時候。四人沿著南門大街往西行,打算到相國寺看廟會,順便也去燒香拜佛,湊個熱鬧。
街上行人熙熙攘攘,川流不息。女子更是打扮得花枝招展,鶯聲燕語醉春風,平添一道別致迷人的風景。
來到大相國寺,只見人山人海,來自全國各地、四面八方的商人都匯聚到這里,出售各種貨物,賣鋪合、簟席、屏幃、洗漱、鞍轡、弓劍、時果、臘脯之類,琳瑯滿目,應有盡有。各種雜技、戲曲、說書表演,引得行人側目,佇足圍觀。
大相國寺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寶殿、羅漢殿和藏經樓。宋太祖建立宋朝后,寺院住持就由皇帝冊封。皇帝平日巡幸、祈禱、壽慶、恭謝以至進士題名也多在此舉行,因此成為名震天下的皇家寺院。
天王殿五間三門,飛檐挑角,黃琉璃瓦蓋頂,居中塑有一尊彌勒佛坐像,慈眉善目,笑逐顏開。兩側站著四大天王,個個怒目圓睜,虎視眈眈,大有滅盡天下一切邪惡之勢。天王殿北邊是一片花園假山,景致幽雅,引來不少文人雅士在這里會友賞花、吟詩作畫。再往北走,便是赫赫有名的正殿――大雄寶殿。大殿重檐斗拱,雕梁畫揀,金碧交輝。大殿周圍是青石欄桿,雕刻著幾十頭活靈活現的小獅子,令人喜愛。
天王殿和大雄寶殿的香火鼎盛,善男信女們紛紛上香許愿祈福,求簽問吉兇禍福,一眼望進去人頭涌涌,煙霧繚繞。
四人隨著人流進入大雄寶殿,還是浩月先知先覺,在廟會上買了香燭供品,這時遞給每人三支香,虔誠的跪拜行禮上香,然后在羅漢殿轉了一圈出來。
四人玩得正興起,突然看見很多人如潮水般涌向前方,好像發生了什么事。雨妍頗為好奇,遂向人打聽,原來是有個自稱賽神仙的老道士,在那里擺攤看相算命,無論算什么都非常準確,且分文不收,但只算與他有緣之人,惹得人們爭先恐后的看他算命,同時也希望自己能成為有緣人,得到老道士指點迷津。
雨妍眼中露出饒有興趣的意味,欣喜道:“這世上還真有算命不要錢的人,不如我們也去看看吧!”雨家都是以捉鬼降妖為主,其中雖然不乏精通八字命理的傳人,但是很少替人看相算命,而雨妍從小不喜研究命理學和風水學,自然對精通這些的人充滿了好奇。
趙宸搖了搖頭,撇嘴反對道:“不好!出城踏青才好玩!”
寶兒正埋頭大嚼手里的甜食,嘴里塞得滿滿的,一時說不了話,也就不發表任何的意見了。
雨妍決定少數服從多數,寶兒采取了中立態度,最后的決定權自然落在浩月身上。
浩月見兩人的目光同時射來,皺著眉頭躊躇了一會兒,才低聲道:“先去看看,再出城踏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