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高拱變了
“現在板升城兵力空虛,我計算三千人足矣。”
俞大猷繼續說道,看了看李文進,又看看劉漢,這才又說道:“以李大人旗下標兵一千人,請總兵大人再撥給我兩千人馬,我帶隊直接北上掃蕩板升城,至于回程”
說道這里,俞大猷略微停頓后才說道:“還請兩位大人各提兵馬若干分駐灰河和黑河,備好搭建浮橋的材料,一旦我軍返回搭好浮橋方便我們快速后撤。”
李文進是知道的,一開始俞大猷就對他說過,這次作戰成功概率很大,不過還是需要李巡撫出長城坐鎮,保護出征大軍的退路,接應大軍歸來。
李文進在聽到俞大猷所定計劃是,直覺也感覺勝利的希望很大,自己出長城就近指揮調度,說是接應,其實就是分功勞。
風險是有的,可是并不大。
而且,按照俞大猷的計劃,黑河、灰河都要留駐少量人馬保護搭建浮橋的材料,自己只需要駐留在黑河即可。
此地距離大同邊墻不過幾十里,即便俺答汗親帥大軍截殺,他也有機會“撤”回大同鎮,繼續指揮防御韃子的進攻。
至于灰河那里,就看劉漢要不要這個功勞了。
要的話他就去灰河吧,也算是就近指揮俞大猷部的進攻。
雖然李文進的品級比劉漢低,可他并不認為劉漢敢拒絕他的建議,在這大同鎮,雖然按照朝廷的制度是劉漢第一,可實際上劉漢也要聽他的。
劉漢到這個時候,也徹底了解了俞大猷這次突襲板升城的作戰計劃細節,留下兩個“關鍵”崗位就是黑河和灰河給他們。
顯然,距離大同最近的黑河肯定是李文進去,自己只能跨過黑河在灰河岸邊。
不過劉漢到是不擔心什么,大不了多帶夜不收,加大探查范圍就是了,安全上總歸比俞大猷他們好許多。
“你要全部士卒都配上戰馬?”
想到俞大猷說出的重點就是“突襲”二字,要達到自然需要極快的行進速度,也只有給步卒配備充足的戰馬才行。
他倒是不擔心輜重,李文進既然支持這個計劃,肯定就會保證物資的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