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修煉的嘉靖皇帝
“照準。”
面對近百份彈劾奏疏,嘉靖皇帝深思后還是做出了決定,嘴里輕輕吐出兩字。
嘉靖皇帝沒來由的,再次感覺到一絲恐懼。
如果這些奏疏是罵他一心修道的話,他只會很憤怒,可都是彈劾從朝堂到地方官員不法、不稱職的,這由不得他不多想,他治下的江山到底怎么了,難道真有這些御史說的這么不堪嗎?
嘉靖皇帝一向很自負,他認為自己當皇帝的這些年已經把江山治理的很好,所以才會全身心投入到修煉之中。
是的,在嘉靖初期,因為他啟用張總、夏言等底層官員,這些人熟悉民間疾苦,所以往往能對癥下藥,拿出解決大明頑疾的一些手段,讓大明在嘉靖朝初期顯示出一片萬象更新的樣子。
英明苛察,嚴以馭官、寬以治民、整頓朝綱、減輕賦役,后世也稱為“嘉靖新政”。
也因為嘉靖皇帝是以藩王入繼大統,所以初登帝位時通過清查勛戚強占的莊田,還田于民;對外戚世襲封爵的制度作了變革,甚至重新啟動了丈量土地和進行了小幅度的賦役改革,這一系列糾正時弊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已很緊張的社會矛盾和階級矛盾,讓大明朝猶如枯木逢春。
又因為堂兄正德皇帝的影響,讓他對宦官充滿了不信任,不管是真信了文官說的也好,還是因堂兄英年早逝的結果,他對宦官也是不假辭色,對他們在外行動下了諸多限制,讓民間對他的風評也是大好。
只是在取得這些成績后,驕傲自滿逐漸左右了嘉靖皇帝的情緒,他開始醉心修煉,實在是權利的誘惑太大,他想要長生,永遠擁有這樣的權利。
在他看來,帝國已經被他治理好了,只需要按部就班運行下去就可以了,直到嘉靖二十九年。
可盡管如此,因為自負,他依舊不愿意承認自己錯了。
皇帝,是不會有錯的。
所以,即便在心里,他也開始對于修煉產生了一點懷疑,可面對朝野的反對,他拿出了當年硬鋼楊廷和的氣勢,依舊堅持修煉。
但是現在,一下子面對近百份彈劾奏疏,都是彈劾他任命的官員,看著堆滿御書桉的奏章,沒來由的心慌。
此時,他第一次對首輔嚴嵩的執政能力產生了懷疑。
官員,都是他點頭同意的,可內閣是做什么用的,吏部又是干什么吃的。
看著奏疏,想著上滿的描述,想象下面都被管理成這樣子,他又想到了福建的反賊,由此又想到魏廣德去年才說的,江南民間對于加派沸反盈天,最多扛一年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