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632李春芳請辭
禁止和倭人通商,魏廣德一開始就沒考慮,因為他知道此時的日本好像有金山銀山,還有大量銅料,甚至是硝黃,幾乎大明缺什么,倭國就有什么。
當然,因為生產力的關系,這個時候的大明朝對鐵料的需求遠沒有后世那么巨大,所以國內的鐵礦石也是能夠供應的上。
既然通過倭國可以解決大明朝物資短缺的問題,那為什么要禁止通倭?
不過有時候賬不是這么算的,還得考慮政治因素。
大明朝打倭寇打了這么些年,不管是官場還是民間對倭國那是痛恨至極,徐階所提禁止和倭人通商恰恰撓到所有人的癢處。
我的好東西給別人,就是不給你倭人。
特別強調這一點,因為在施行這一政策的時候就會更好通過一點,最起碼從上到下的明人不會那么抵觸。
不得不說“姜還是老的辣”這話沒毛病,魏廣德只想到利益,卻不知道先要怎么獲得政策。
不過,魏廣德在張居正特別強調販二洋而禁止通倭后,也想明白其中的好處。
至于船支出海后最終的交易對象,已經脫離的了大明朝的掌控,唯一能限制他們的就是出海時間。
大明所謂的通東洋,其實指的是很朝鮮、琉球等過之間的交易,若是販日本時間上就很緊湊,甚至來不及。
不過中國人真的是很會鉆空子,幾乎在一瞬間魏廣德就想到通過朝鮮或者琉球和倭國交易,不過就是變動交易地點而已,雙方選擇在這兩地港口交易,自然就避免了這條政策。
倒不是魏廣德一門心思想要和倭國做生意,實在是這其中利潤巨大,而且可以補充大明國內的需求。
至于要不要利用此時明朝的強大實力教訓日本,魏廣德依稀記得很多年后,大明朝和日本是在朝鮮半島上有過第一次交手的。
如果他能活到這個時候,他不介意從中出力。
魏廣德趴在那里胡思亂想的時候,張居正那邊也把話說完了。
“首輔大人認為,海禁之策乃祖制,不容動搖,陛下乃仁厚之君,更應該體恤子民疾苦,為一地百姓生計開放一處港口,也不會從根本上動搖海禁祖制,這也是他能想到的唯一勉強算兩全其美的法子。”
張居正說完這話也趴在地上,剩下就等隆慶皇帝決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