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663王廷出手
少傅兼太子太傅,吏部尚書楊博、兵部尚書霍冀、刑部尚書毛愷各上疏請留大學士徐階,情理之外,預料之中的事兒。
魏廣德知道,此事在隆慶皇帝批紅后其實已經沒法翻盤,已成定局。
但是,隨著三位尚書的公開上疏,朝堂上百官的態度也有了一些變化,一些官員也在討論是否要跟進,附和,請皇帝收回成命。
在許多官員眼里,徐階雖然年事已高,可身體很好,根本沒到需要養老的程度。
而朝廷上的大事兒,似乎還真需要一個經驗豐富、德高望重的老臣來操持。
現在的大明朝,雖然民心穩定,可是就這些年的情況看,各地反叛,作亂時有發生。
遠的有閩粵的張璉、李文彪、李亞元等,還有四川蔡伯貫,近的有云南土官鳳繼祖起事、萬羊山藍戶,最近更是傳出陜西不穩的奏疏。
山西巡按御史宋纁奏曰:山西、陜西及河南等省連年欠收,“民窮盜起”,而韓城、宜川之間逋逃更多,應窮治之。
這些事兒,雖然在苗頭起時地方就已經出手剿滅,可報到京城終歸還是震動很大。
嘉靖朝時期,亂賊多出自閩粵等沿海府縣,根源則是在于倭寇。
而山陜、山東一代民亂,則大多來自白蓮教徒之手。
這些情況,在文官看來都是可以理解的,本就是窮兇極惡之人,作亂只是遲早的事兒。
而現在云南、江西和陜西的情況則略有不同,屬于內亂,因為是地方官員處置失當造成的。
雖然官府出手鎮壓很快,可是終歸亂子還是鑄成了,所以朝廷里留下一個徐階這樣的人,似乎也不是壞事,至少關鍵時候能做出決斷。
這樣的議論,自然很快就通過蘆布之口傳進魏廣德耳中。
雖然不知道陳以勤、殷士譫等人是否也聽到這類傳言,可魏廣德覺得這件事兒絕對不能繼續讓它發展下去。
徐階離朝是肯定的,皇帝已經下定決心,就算現在他們改口,隆慶皇帝也抹不開面子,否掉之前自己的決定。
這樣的結局,就是和百官心意相悖,長此以往就會離心離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