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7章 816定額和降祿
魏廣德笑笑,“戚郎中所奏,陛下和宗室那邊,怕是不會接受,對祖制變動太大。
可議,但不可行。”
殷士譫皺皺眉說道:“我覺得其實挺有道理的,為何不可行?”
“這道奏疏本意是好的,可以緩解祿米不足的困境,緩解朝廷的壓力,可是解決辦法其實大家都知道,以前只是都沒有說出來罷了。
這可是改動祖制,陛下和宗室那關,你就很難通過。
親王只能封四個郡王,郡王只能封三個鎮國將軍,雖然看似減少了朝廷的封賜,可以省出大量祿米,可是這樣的減免,其實朝廷只需要加大折色就行了,還不需要改動祖制。
這個法子,終究是遠水不解近渴。
至于第二條繼嗣,其實完全可以在禮部暗中定為規則,而不能用文字把‘親王可以弟子嗣;親王無嗣,止許本支奉祀,不得援兄終弟及之例’記錄下來.....”
對于后面第三條別疏屬、第四條議主君和第五條議冒費,魏廣德也逐一進行分析,許多可行,但只可在禮部中實施,卻不能成文。
“不過,‘奉國中尉再傳不必賜封,止將所生第一子給銀五百兩,余聽自便’倒是給我啟示,當今不管是否有爵位、玉牒,只要本人愿意,可自請向朝廷請辭爵位,身份入民籍,朝廷一次性給銀補償?!?br/>
魏廣德說出這話,就是知道許多底層宗室生活困苦,地方上因為祿米不足想法設法拖延支付,但終究每年都要給一些,關鍵是他們的子孫,也要獲封爵位。
之前,魏廣德想過給各家親王一系開出一個打包價,就是不管各支繁衍出多少子孫,反正朝廷就是每年給一筆固定開支,由他們自己按照爵位分配下去。
等沒錢了,日子不好過了,自然不能繼續生育了。
可是最后一想,貌似這樣只會讓底層宗室更難,因為各支宗室的主家,也就是親王、郡王是不受影響的,他們只會繼續增加人口。
戚元佐的提議,讓魏廣德想到后世買斷工齡的做法。
按照爵位不同,朝廷一次性給一筆銀子打發了事,之后要是活不下去了,因為已經從宗室中轉出,朝廷也就不用去管,大不了讓他們自己找主家要飯去。
對于這些宗室來說,短時間唾手可得一筆銀子,是很具有誘惑的。
畢竟頭上頂著宗室的帽子,什么都不能干,只能每年盯著地方官府要祿米生活,還求而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