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844紛亂
農民向世家大族投獻土地,就是將土地免費或是以一個極低的價格賣給士紳,然后雙方約定,那塊土地以后都屬于士紳,但同時也是農民的永佃田,可以一直種植,定時繳納地租即可,主家不準收回。
如果用后世的看法,那就是把土地的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
土地所有權屬于士紳家族,而農民擁有土地的使用權,而且不受主家影響。
這樣,農戶也就心安理得可以放心的自家的土地投獻給主家。
這個時候,農民則完成了從自耕農到佃戶的身份轉變,依附于士紳逃脫一系列的攤派稅賦,而更進一步的,則是直接變成主家奴仆逃離丁稅。
魏廣德先前感嘆的,就是說的這個事兒。
華亭縣有孫堂、朱貴等商人,為了經商方便,于是以自家土地投獻徐家逃避賦役,后又從徐家獲得二萬多兩銀子做生意,為此他們的名字也都改成徐堂、徐貴,對外就說自己是徐家人,方便他們南下北上經商。
但做生意必然有風險,有賺有賠很正常,可是在賠錢后雙方矛盾就出來了。
只是這樣的官司,像他們這樣的老百姓怎么可能斗得過徐家。
以往他們頂著徐家人的名頭在各地衙門里很受待見,但現在就不同了。
于是,借著這次民眾提出退田一事,他們也把自己投獻的事報了出來,混在其中想要翻案。
“徐家到底有多少田產?”
看完這些書信,魏廣德折好遞給殷士譫,隨即問道。
“沒查出來,實在是不好查,又說幾萬畝的,也有說十幾萬畝,最多的有說二十多萬畝,不過能查到的掛在徐府的就是六萬多畝,其他都是用徐家子侄、家人的名下,十幾萬應該是有的,二十多萬就不好確定。”
殷士譫說道。
“乖乖,比嚴閣老家的田地還要多。”
魏廣德不由得感慨道:“記得當初傳報嚴家有田地山塘共二萬七千三百余畝都被斥為奸相,這徐閣老算什么?”
“是啊,誰能想到徐家家底如此之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