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1章 890條件
大明朝是如何立國?
那就是驅逐北元,恢復漢人山河。
而在坐穩江山后,明太祖和明成祖都是數次北伐草原,為此不惜耗盡國力又是為何?
那是因為,在明皇眼中,蒙古人始終都是大明的威脅,他們時時刻刻不對著新生的帝國虎視眈眈。
實際上,在蒙古人被驅逐的數十年里,蒙古人最大的目標就是卷土重來,飲馬長江。
可以說,從大明立國起,就一直把鏟除草原勢力看做最為重要的任務,去全力完成。
明太祖第一次北伐是在洪武三年正月至十一月,為肅清胡元殘余部隊而進行的大規模統一戰爭。
元惠宗自北逃上都后一直逗留在明的邊境地區,并二次南侵以圖奪回原來的大都復辟。
洪武二年六月,元惠宗遷都應昌府,和位于燕山的大都不過兩三天的馬上路程,形成了實質性的軍事威脅。
明太祖鑒于北宋末年燕山一帶在兩年之內得而復失的前車之鑒,決定北征消滅北元。
明軍此次北征,明軍大獲全勝,元朝在近塞的殘余勢力遭到沉重的打擊。
之后的數次北伐,都是針對宣府、寧夏等明朝邊境附近殘存的蒙元勢力,逐步把靠近大明的蒙元勢力驅逐。
而在這些戰爭中,朱元璋也是想要畢其功于一役,徹底鏟除北元,但是因為騎兵的機動性,雖然取得大勝,但殘余勢力很快就能逃出明軍的圍剿。
明軍,雖然在這個時候已經建立了一支強大的騎兵部隊,但軍隊的主體畢竟還是以步兵為主。
朱元璋發現蒙古人在草原上滑不溜秋很難聚殲后,又顧忌每次出擊龐大的消耗,所以逐漸縮小了明軍北伐規模,而明軍出擊的距離也更遠。
實際上,這個時候朱元璋雖然依舊沒有放棄徹底消滅北元的打算,可更多的還是希望驅逐,讓他們里大明邊境遠一些,更遠一些,甚至如當年匈奴人那樣,往西方驅逐。
之后的明成祖北伐,目的其實和朱元璋類似,只不過除了驅逐北元保證帝國安全外,還有夸耀自己武功的目的。
畢竟不管朱棣如何洗,他都是靠篡位登上的帝王之位,有些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