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968馮保插手
掌控人事權,等于就掌控了整個國家。
六部中,戶部主要掌管全國的土地,戶籍;禮部主要掌管科舉制度,禮儀以及學校;兵部需要掌管全國的軍事以及武官的教授以及選用;而刑部主要掌管全國的司法以及全國的刑事問題;而工部主要掌管全國的工程事務。
可以看出,其他五部的重點都是事或者物,唯有吏部管人,管的就是官帽子。
雖然說國家穩定靠的是財政,戶部尚書看似位高權重,可即使戶部尚書掌管天下財政大權,可理論上也得受吏部考核。
也是因此,吏部成為六部事實上的雞頭,是所有無緣入閣尚書的目標。
由于吏部實在太過于位高權重,在明朝還形成了這樣的默認慣例,吏部官員很少能直接升職,而要先調任其他部去遷轉。
比如吏部尚書的人選,一般不由吏部侍郎直接升任,而是由其他兵、戶、禮、刑、工等五部尚書升遷調任。
吏部侍郎的人選,一般也不由吏部郎中直接升任,而是由其他兵、戶、禮、刑、工等五部侍郎升遷調任。
所以,皇帝想要提拔一個吏部郎中,當吏部侍郎,或者想要提拔一個吏部侍郎,當吏部尚書,一般不直接升職,得先把他調到其他五部,去升職為侍郎、尚書,過渡一段時間后,再調回吏部。
以此來尊崇吏部為六部之首的地位,類似情形一直十分普遍。
當初魏廣德入閣前,就和殷士譫在禮部和吏部之間來回對調,就是這個道理。
這也是魏廣德不擔心張居正會力推張四維接替楊博的主要原因,只要這段時間他卡住不讓張四維改遷禮部即可。
不多時,首輔值房書吏過來相請,魏廣德知道這是張居正想要探探他的態度,或者說內閣看能不能形成一致意見。
在書吏通報后,他就放下手里的公務,起身前往首輔值房。
等他和呂調陽輪流看過楊博奏疏后,就聽到張居正開口說道:“善貸,和卿,早前幾日就要傳聞,惟約身體有恙,不想竟是真的。”
魏廣德當即就是一副惋惜狀,嘆道:“是啊,那日我還提醒楊大人保重身體,也是因為聽聞外面傳聞。
此時正是朝廷用人之際,不想楊尚書竟因為身體原因乞休,實在讓人扼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