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998用計
之后的事兒,魏廣德都沒怎么管,大多都是王希烈在做主。
只不過,在他們被關在貢院的這段日子里,外界多少對這次宮里選定的主考、副主考還是多有非議。
過去宮里決定會試考官,可從未發生過這樣的疏漏。
魏廣德出任會試大總裁,其實外界早就猜測,只是沒想到王希烈會成為副主考。
譚綸在衙門里聽到消息的時候,也是大驚失色。
每輪科舉,說起主考們積累功績,收攏人脈的機會,可何嘗又不是一次考驗。
大明自嘉靖朝起,每次會試云集參考的考生接近萬人,這次的會試報名者就超過八千,而錄取雖未定,但按慣例一般也就是三百人,其難度可想而知。
能從會試中脫穎而出之人,若不是才智過人那就是大氣運加身,否則再無其他。
這么多人參考,可想而知其中有多復雜,特別是考生的核對。
實際上,除了泄題和關節,冒名頂替也是科舉舞弊的一種,只是這種方式到了會試這一關,一般都很難被發覺。
因為參與考試的人員眾多,即便是同鄉相熟考生,也很難確定考舍里的是不是自己熟悉的那個人。
畢竟進了考場,可就不能隨便走動。
總之,大明朝廷因為對科舉舞弊一直采取的是零容忍態度,對舞弊之人的處罰也是極嚴,倒是有些日子沒有傳出舞弊的案子了。
當然,沒有案子并不代表沒有舞弊。
實際上,真正的科舉舞弊,大多是發生在院試和鄉試這里。
畢竟,在鄉野間,秀才和舉人的身份還是很吃香的。
靠舞弊拿到舉人身份的人,大多也不會再頭鐵的去賭會試,而是會仗著家財去吏部買個官做做。
要知道,會試可是在京城,稍有疏漏就會上達天聽,到時候什么都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