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0章 1161薩摩藩
“藩主大人,碼頭上來了兩條琉球商船,送來兩船絲綢和瓷器,還有硫磺、鐵器等東西。”
倭國薩摩藩藩城鹿兒島城中心一座三層木閣樓頂樓,一個侍者跪在地上,向著上方的藩主大人行禮稟報道。
“明國的東西嗎?”
現任薩摩藩藩主島津義久只是淡淡問道。
“是的,藩主大人,除了硫磺外,都是大明的商品?!?br/>
侍者馬上回答道,“藩主大人,要不要把船和貨物都查沒了?!?br/>
“兩船貨物嗎?”
島津義久陷入了片刻沉默,在思考對這兩船貨物的處理辦法。
地處日本九州島南部的薩摩藩與琉球王國互為近鄰,雙方有著悠久的交往歷史。
1372年,琉球國中山王接受明太祖朱元璋的冊封成為明王朝的藩屬國,琉球王國以對明朝貢貿易為背景,積極開展與日本的中轉貿易。
本著“懷柔遠邦,厚往薄來”的原則,明朝總是以數倍甚至十數倍的價格回饋藩屬的貢物。
明朝知道這是虧本買賣,因而限定藩屬國朝貢次數,琉球被允許“二年一供”,實際上琉球卻是變著花樣來進貢,而所得的貢品,則大多是被銷往日本。
所以老話“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是很有道理的,因為琉球頻繁朝貢,加之國家弱小,所以后世很多國人都以為此時尚且算是獨立的琉球是大明王朝最忠誠的藩屬國,但其實這個藩屬國也是有自己的小心思的。
當然,利用大明朝廷朝貢政策賺錢,是幾乎所有藩屬國都在做的事兒,也不能因此就否定琉球對大明的忠誠。
實際上,當你強大的時候,藩屬國才會對你忠誠,所求不過是你的庇護。
由于倭寇的影響,大明很早就限制對倭國的貿易,直至禁海。
而倭國想要采購來自大明的商品,除了走私,就只剩下和第三方國家進行中轉貿易的方式獲得。
當然,這樣的方式,有了中間商賺差價,所費也是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