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3章 1234治水?治沙?
雖然只進行第一個周期,但是此時不管是魏廣德還是張居正,其實都已經注意到下游淮安附近的河段,黃沙淤積明顯。
朱衡發覺后就說道:“這也是岑主事他們認為的,中下游淤積會導致河道斜面降低,泥沙最終會擁堵在下游入海口附近。
長此以往,此地必常年水患泛濫。
主要還是濟運導致黃淮水量降低造成的,如果放棄運河,情況興許會有所好轉。”
“按你的話來說,如果朝廷不再引黃淮河水補充運河,情況或許會好一些?”
張居正開口問道。
“確實如此。”
朱衡指著代表運河南北的兩個出水口說道:“這里每次引水,都會出現明顯的泥沙淤堵,長此以往,必然會對沖刷造成影響。
運河的兩個河口和下游,都是泥沙淤堵的主要位置。
漕船失事也多再次地發生,如果要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朝廷就能不斷的開挖新的運河河道,切換不同的入河口。”
到這個時候,張居正何嘗不明白,運河其實才是解決黃河水患的關鍵難題。
若是朝廷舍棄運河,雖然黃河水患不能一蹴而就,但至少可以延緩黃河水患發生頻率。
想到這里,張居正看了眼旁邊的魏廣德,心道:他或許就是因為看破了北方水患難題,所以才堅持放棄運河改走海運。
黃河是自西向東流淌,只要堅持走河運,那運河始終都會和黃河交匯,治理黃河始終都繞不開運河這個難題。
可張居正也非常清楚一個事兒,那就是真要是棄河走海,雖然朝廷可以因此緩解黃河水患的麻煩,卻依舊要面對運河兩岸數以百萬計百姓生計的難題。
是的,現在依靠運河生存的百姓怕是有數十萬之多,而他們背后還有各自的家庭,影響到的人口非常龐大。
真要是按魏廣德建議,朝廷放棄運河溝通南北,那這些人以后靠什么為生?
對于一個王朝來說,穩定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