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6章 1296手下留情
東林黨是晚明以江南士大夫為主的官僚階級政治集團,直到明朝滅亡,共經歷四十余年時間。
“東林黨“是明末時最大的一股政治力量,從萬歷時期萌芽,天啟年間興起,,直至崇禎時掌權,最終徹底亡國。
可以看見的是,東林黨的興起之路與明朝的滅亡之路實際上是同時進行的。
伴隨著東林黨在朝政上的徹底掌權,明朝也一同隨之滑入深淵。
東林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顧憲成創辦的東林書院,顧憲成在萬歷二十二年被萬歷皇帝削去官職,遣送回鄉。
回到無錫后,顧憲成利用自己的文學底蘊,修復了東林書院,并召集了一批失意的官僚和學者,發起“東林大會”,形成了以講學為名、諷議朝政的組織。
這一活動吸引了大量士大夫和在野政客的參與,逐漸成為江南地區的輿論中心,進而形成了與齊黨、浙黨等政治派別對抗的“東林黨”。
東林黨的發展經歷了幾個關鍵時期,在天啟帝朱由校即位后,東林黨一度掌控朝政,但由于天啟帝更信任宦官魏忠賢,東林黨受到壓制。
魏忠賢借助天啟帝的保護傘,對東林黨人進行打壓,導致東林黨人被逐一清除。
崇禎帝即位后,雖然重用東林黨人,但由于東林黨內部缺乏一致的政治綱領,最終在大明王朝的內憂外患中蹉跎歲月。
說到底,還是因為東林黨自誕生就是個沒有統一綱領的組織,就是一群朝堂失意者希望重返朝堂而臨時組合在一起,相互提供幫助。
也因此,東林諸人都各有各的小心思,根本就不能形成合力。
不過現在,距離東林黨形成還為時尚早,魏廣德也沒有意識到這些。
畢竟,都是十多年后的事兒。
東林黨雖然名氣很大,可終究貶大于褒,更多還是被人后人咬牙切齒的議論。
現在的魏廣德,還在考慮怎么讓鄒元標躲過這次劫難。
再怎么說,這個憨憨還是江西老鄉,他要是見死不救的話,多少會讓其他江西老鄉心寒。
蘆布離開以后,魏廣德也無心處理政事,就在思考應對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