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章 1307藏匿和尋找
魏廣德大聲說道。
“魏愛卿,此次下西洋邀請諸國國主到來,預計需要多長時間?”
李太后這時候開口問道。
“最短兩年,最長不超過三年時間。
臣以為在皇帝十七、八歲時一定可以返航,屆時禮部會把陛下大婚儀式準備的妥妥當當,萬無一失。”
魏廣德不敢保證兩年就能完成此事,畢竟此去西洋,現如今大海上變化太大。
雖然鄭和船隊每次出海時間也是大多兩年多一些,但做事留下一點提前量總是好的。
所以,魏廣德給這次出海定下的時間是三年,或許還能把歐洲一些國家的使者也帶回。
歐洲那些小國的國王,十有八九是不會來大明的,路途太遠,他們不敢賭在離開的時候國家會不會發生變亂。
在魏廣德的印象里,歐洲小國林立,似乎一直都是處于混亂狀態。
當然,也是因為這樣的混亂,才會讓他們的軍事技術在這段時間里飛速進步。
就好像中國人發明了戰爭中各種利器,但是在進入大明時期以后,因為國家穩定,戰亂變少,導致軍事技術開始停滯不前。
不要覺得蒙古的威脅很大,實際上在大明眼里真不算什么,明軍依托現有武器已經足夠應付。
在明朝中前期,軍事技術的發展就陷入停滯。
知道大明中后期和西洋人接觸,發現了佛朗機炮和鳥銃以后,就立馬大肆制造裝備部隊。
可見,近二百年承平對軍事技術的影響有多大。
說起來,老話“國好戰必亡,忘戰必危”多少還是有些矛盾,好戰未必會忘,也可能越打越強,主要還是在于節奏的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