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帶著古人游大唐不夜城
唐朝。
一些眼光獨到的百姓,聽到這已經開始著手去買幼豬了。
那些家境殷實、心思活絡的人,更是搶先一步,開始籌劃著囤積更多的小豬仔,他們能夠預見到,今日過后,豬肉的需求將隨之增長,豬肉價格自然也會升高,但估計漲幅不會太大。
真正漲價的時候,要等到第一批劁完的豬出欄,如果那時的豬肉不再發酸發騷,那豬肉的價格必然會大幅上漲。
當然,最為興奮的還是那些技藝精湛的劁豬匠們,他們完全可以想象到,當豬肉成為主流食品時,他們的地位必然也會水漲船高,而且后世的皇帝還給他們寫了一副對聯哩。
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
聽聽,多有氣勢!
……
現實。
洛璃吃完最后一口肉夾饃,頗為豪氣地打了個飽嗝,隨即想起自己貌似在直播,沖著鏡頭尷尬地笑了笑。
隨后看見李曼的涼皮還剩不少,有點無聊的她,便接著聊起了豬肉文化:“雖然,朱和豬是同音字,但明朝是不禁止吃豬的,清朝的時候同樣如此。”
“后來,吃豬肉的習慣便一直延續了下來,到了今天我國的豬肉消費量一直穩居世界第一,據說比第二名到第五名的總和還要多?!?br/>
“這不僅僅是因為我們有十四億人口,更因為我們對豬肉有著特別的喜愛。每年,我們消費的豬肉量是其他肉類如牛、羊、雞、鴨、魚的兩倍之多,這足以證明我們對豬豬的偏愛。”
洛璃說完,“咕嘟咕嘟”喝起了甜滋滋的色素飲料。
【跟我回家,我家牛會自殺:你們那的豬肉就那么好吃?我也吃過閹割過后的豬肉啊,覺得挺一般的。】
洛璃瞥見后繼續解釋:“閹割后的豬只是祛除了腥臊味,具體味道如何,做法和品種也占很重要的原因的,實際上相比起古時候的劁豬技術,現代的技術是有些退步的,畢竟他們那時候不止劁豬,還劁人?!?br/>
看見洛璃比了個手刀的姿勢,古人們同時感覺到胯下一涼,緊忙低頭查看。
“所以,如果牛牛同學你想吃一些好吃的豬肉,我推薦你可以嘗試網購一些特定品種的豬肉,比如巴蜀地區的‘榮昌豬’,或者兩廣地區的‘小花豬’,它們的肉質都很好?!?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