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帶著古人游大唐不夜城
聞言,劉徹不由得嘆了口氣,這時他才真正明白,袁老研發出來的雜交水稻的含金量。
難怪后人如此尊敬袁老,如果沒有他的水稻技術,后世不可能養活這么多的人口。
劉徹和衛青同時感慨地說道:“袁老,真乃神人也!”
……
明朝。
相比起人口數量,朱元璋更在意洛璃提到的“榮昌豬”的出肉量。
此時大明,豬肉已經取代了牛羊的地位,成為了肉食主流。
可他大明的豬,平均僅重百十來斤,如果養的差一點,甚至只有八九十斤,體型基本與大型犬相同。
而后世一頭豬竟能有三百甚至是四百斤?
朱元璋和朱標對視了一眼,都看到了兩人眼中的懷疑,在他的印象中,豬的體型不過是比大狗稍大,怎么可能達到三四百斤的巨量?
然而,他的內心深處,卻也藏著一絲期待。
如果真有這樣的豬種,若能得到它們的種子,那大明百姓的餐桌上,豈不是能常有肉食?
就在這時,寫著【榮昌豬豬肉】幾個字的橘黃色小車,再次出現天幕左下方的位置。
朱元璋反應極為迅速,絲毫沒有猶豫,迅速點了下去。
一斤豬肉三十文?
貴了點,但能接受。
朱元璋這次花錢花的極為痛快,爽快的買了一千斤豬肉,若不是被限購了,他肯定還要再多買一些。
待付完款后,三扇大型的豬肉突兀地出現在大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