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亡秦者胡也
“車轍的影響一直持續到近現代,直到橡膠輪胎的發明,傳統的木制車輪才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同時在統一車轍的基礎上,秦始皇還下令修筑以咸陽為中心的,通往全國各地的馳道。這也是一項大工程。”
“自此,秦朝的影響力‘東窮燕齊,南極吳楚。’,真正的做到了戰略投放級的高度,指哪打哪,想去哪就去哪。”
“當然,道路修完了,你能用,別人也能用,后來陳勝吳廣的上訪代表團也深受其惠。”
底下的學生聞言會心一笑。
“不過,不管怎么說,車同軌策略完成了秦國消化六國的第二步。”
“說完前兩步,第三步大家應該也猜出是什么了。”
趙老師輕點鼠標,PPT翻到了新的一頁,屏幕上顯示著五個大字——“統一度量衡”。
此時,一位學生舉手提問:“老師,為什么不是先統一貨幣呢?按理說,統一貨幣比度量衡更為關鍵吧。”
“別著急,這正是我接下來要講的。”
說著趙老師又翻了一頁PPT,上邊放著各式各樣的銅板的圖片。
“就像這位同學說的那樣,表面上看,統一貨幣似乎更為緊迫,畢竟貨幣是交易的媒介。”
“你拿著刀幣,我拿著銅板,你非得跟我說你這刀幣是寶貝能換頭馬。可我偏偏覺得你那玩意長得奇形怪狀的不值錢,最多能換個饅頭,那這就沒辦法交易了。”
“這時候,那就只能拿其他東西進行結算了,比如糧食,可若是碰上大宗的貨物買賣,總不能全拿糧食來換吧,把糧食運過來的成本又是非常高的。”
“這樣看來,統一貨幣似乎是當務之急。”
“然而,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在秦國,經過多年的戰爭,商品經濟并不發達,普通百姓很少參與大宗交易,所以貨幣的迫切性并不高。”
“可當時秦國是什么情況?打了十幾年的仗,商品經濟極不發達,百姓根本沒機會進行大宗交易,所以說貨幣的意義并不大,準確的說是并不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