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一安秦趙兩國之心,二解我這心中之恨
五馬王車行于咸陽城中,嬴政在車內向外看去。
道路兩旁,商鋪林立。
見一婦人站在酒壚前煮酒,旁邊酒壇大張口,里面煮好的清冽酒水還冒著熱氣。飄搖的旗幡上,寫著一個大大的酒字。
沒等看清婦人容貌,馬車行進,酒肆匆匆后退,一個客棧跑入眼中。
客棧上的牌匾寫著端木二字,正是嬴政在邯鄲見過多次的端木客棧。
咸陽、邯鄲兩地的端木客棧,都隸屬民間六大商會之一的端木商會。
母親跟他說過,六大商會各有所長。
而相傳是孔子弟子子貢所創立的端木商會,除了低買高賣,異地行商這個老本行,主要營生就是客棧和寄附鋪。(注1)
嬴政順著街道一目總覽,看到最多的是作坊。
這些作坊外面通常都放著一張大案,這張大案上會擺放作坊生產的器具。
陶土作坊會擺陶土燒制的盤盞,青銅作坊會擺青銅打造的農具。就連玉石作坊也會將琉璃、美玉打造的簪子,手鐲擺出來,似乎根本不在乎被偷走似的。
他暗道奇怪,注意力從商鋪轉移到人身上。
大多數行人都穿著得體,距離秦軍隊伍尚有三丈時便會自發避讓,不需驅趕。
人雖多,但是沒有推搡、擁擠的現象,亂中有序,各行其事。
這要是在邯鄲,王車出巡,愛湊熱鬧的邯鄲人早就你擠我我擠你。哪次都有口角之爭,拳腳相加,地上非要留下鮮血不可。
他長嘆口氣,一臉感慨。
“我之前聽說秦國是虎狼之國,蠻夷之地。
“秦人野蠻不開化,穿著破衣爛衫,愛吃生食,城中處處可以聽到爭吵,看見打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