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出人命啦
第71章出人命啦
小西天沿山而建,建筑按重要程度依次向上修建,真珠舍利寶幢作為九鐘之一,最為珍貴,便擺放在最高處的琉璃塔塔頂,而在琉璃塔下方不遠處,便是小西天一眾僧人上早課,念誦經文的大殿。
小西天分文僧武僧,但無論文武,每日的早課都是必須要上的,否則還算什么佛寺。
跨過鳳凰山腳的石門,一路向上,踏過三千余石階,才算到了小西天正門,而自正門起,又需踏上千余石階才能直抵大殿,石階兩旁劃分各個區域……所以每天僧人都要爬不少石階才能抵達大殿上早課,也算是磨煉意志,以證佛心了。
要知道,就算是前世的泰山,其實也就六千余臺階而已……天天這么爬,文僧想必也是勇武過人。
大殿面積極為寬廣,呈正方形,可容納千人,這個面積,即便是當演武臺也是綽綽有余……盡頭則是數尊金質佛像,寶相莊嚴。
佛像前則擺著三個蒲團,正中與右側均無人,只有洞玄坐在左側,正對著遼闊大殿。
大殿也擺放著不少蒲團,稀稀疏疏坐了大概二十多人,都是小西天寺內的大師以及各自高徒,觀云舒也在其中,不過礙于輩分,只坐在弟子席位。
值得一提的是,在場有僧人有尼姑,但只有觀云舒一人留著長發,略顯怪異,但眾人早已習慣,并沒有在乎這種細節,瞧見觀云舒回來均是含笑點頭,打了招呼。
觀云舒端端正正坐在弟子位,腰桿挺直,環顧一周也沒瞧見洞文方丈,便問:“師父呢?”
“自你離開后,方丈便后腳下山游歷,至今渺無音訊……”洞玄微微搖頭。
觀云舒淡淡頷首,也便不再多言,洞文大師常道事必親躬,經常下山游歷江湖,這點世人皆知。
她靜靜聽洞玄與寺內各個大師討論起該如何處理聚集在寺內的那些個武林名宿。
與鳳凰山腳石門處那些連真性都過不去的雜魚不同,這種敏感時期還能被小西天放上山的江湖人,那都是在外聲名遠揚的一方巨擘。
謠言因為是從寺內散出去的,江湖內外不少人都信,如今這群江湖名宿來此,希望能觀摩一下第二件九鐘,開開眼界。
小西天拿不出來,他們便說那就折中一下,由你小西天舉辦一場武林大會,由在場諸位豪杰分個勝負,贏者登上琉璃塔感悟九鐘,事后他們便可動用自身的影響力,助小西天澄清此事,乃至多加宣傳這個所謂的武林大會。
無論是劍宗還是武功山都不曾開過先例,如今你小西天率先做此事,定然引得江湖震動,引得無數苦于無法突破的江湖豪杰來此……這都是人情,也就是人脈。
只要小西天能繼續開展武林大會,日后無論是一年一屆,亦或是三年一屆,都可引得武林上下蜂擁而至,豈不是一件武林美事?長此以往,小西天的江湖聲望定然遠超武功山與劍宗,成為天下第一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