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緣分
小道童楚信生得唇紅齒白,眼睛里并沒有八歲孩童那般懵懵懂懂的神情,自帶一股空靈之色,若是有高人加以培養,當得上靈氣逼人的評價。
此時,想起那件關乎一兩銀子的往事,不由得默然與黯然。為了給那已故的師父修葺一塊石碑,在楚信的張羅下,本己有好心的香客信徒捐贈了大半銀子,為了體現小道土的誠心,所以他自己得了一兩銀子的份額。
只是他怎么都沒有想到,他那些個自詡出塵師兄們一改往日的和善,竟是狠心將他趕出了別院,楚信也是倔強,六七歲的孩童生生在冰天雪地里站了一宿,后來不出意外地大病了一場。
此事一出,倒沒能在玄都觀里鬧出風波。可畢竟是個故事,眾相傳弄,一來二去,那好心的工匠聽聞此事,也漸漸不敢接這買賣。那些個信徒的銀子也最后不知所蹤。
所以楚信師父目前墳墓之前,只有一塊木牌,上面筆墨書寫的字跡,早已經模糊不清,若不是楚信隔三岔五去上一趟,怕是早就沒了香火人煙。
“師兄們也有他們的難處。或許他們是打算留著銀子,以后給師父……”說到這里,小道童楚信卻是怎么樣都無法繼續說下去。
山中道士病故或仙逝,自有觀內之人幫忙做法事,并不會收取銀子。道士也不像那凡塵俗世之人,需要如何排場與講究,再說他與那些師兄可沒有什么師門情誼,并無多少情分。自然談不上給他師父如何張羅。
“師父說了,錢財乃身外之物,出家人不可執相。”小道士輕輕用袖子一拂眼角,心情儼然歸于平靜。
“還出家人,你們道士還俗,取妻生子,享受天倫之樂的大有人在,談什么出家人。你不執相,就不想著有一天將你師父的靈牌放在玄都觀大殿之上,與諸位祖師一同受那人間香火供奉?“
老道士自然看慣了世間冷暖與炎涼,盡挑小道童傷心處說道。此時一言,幾乎是將小道童心底在乎之事輕易說出。此言,當誅心哪。
小道童神情一震,怔怔地看著灰袍老道士,恍如見了心魔一般,眼睛瞪得大大的。他不知道這道爺從何知曉,只知道此事若是傳揚出去,不知又要惹來多少非議,他這八歲的小道童又會被多少人嘲笑與譏諷。
好在楚信并不慌張,他不忙著辯解,也不著急解釋,而是難得硬氣了一回,挺直了腰桿說道:“那是我師父應得的。他老人家慈悲心腸,從不與人交惡,觀里誰人不知?“
“是誰人不欺才對吧!”老道土干脆停下筷子,瞥了小道士一眼,抓了幾粒花生米扔到了口中,然后繼續無情嘲諷道,“你再仔細想想,那些人對他是敬重居多還是鄙視推辭居多。你師父死后,又有幾人替他說話?”
小道童本來平靜的心此時再起波瀾,他年紀尚小,此時在道觀內可以說孤苦無依,由不得他不聰慧,細細想來,只覺得這道爺說得頗有道理。
莫說他師父生前還算有些薄產,師父死后,莫說那些銀子,便是連師父的經書法器,他也無處尋覓。至于什么關照于他,更是談不上了。
他再一想起那玄都觀內道士的目光,終于驚覺,那眼神之中帶著幾分戲謔幾分冷漠,與他們看野狗打架,看眾生苦難無二。
小道童低垂著頭,再一次沉默且無言以對,他想不出什么法子可以改變這一現狀。師父剛死兩年,真要等到他長大之后,也得是十年之后。到那時再來計較往事,那根本就是一筆糊涂賬。更何況道士修心,不應該執相才對。
“所以,楚信,你要不要和道爺學些本事?老道保證會對你傾囊相授,日后也會給你銀子買酒,戲耍你那些可惡的師兄更不在話下,哪怕將你原來的師父的靈位放入玄都觀大殿之上,也不是不可能。說不定你哪一天能當上這一方道場的掌教觀主,也猶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