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一年
當永晝沙漠上第一座光熱發電站運行時,已經是樊奕在地界的第二個年頭了。
這一年發生了很多事情,也遇到了許多挑戰,不過隨著第一座電站的運行,余下的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可以說這一刻龐大的永晝沙漠,變成沃土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畢竟一天二十四個小時全功率運作的電站,發出的電基本上都用來制造淡水。
當然了這些電自然不僅僅可以用來制作淡水,事實上下一座電站——或者說光熱電、水培養一體式多功能集合站,將建設在商國的境內。
換取的則是穆斯塔法給出的商業貸款,用來構建第一座電站。
這里采用的是低成本的線性菲涅爾式光熱電站,用簡單的平面鏡反射陽光到固定的線性吸熱管,直接加熱海水,利用蒸發出來的水蒸汽,進入加壓升溫倉后,供應發電機運轉。
只不過受限于材料問題,這邊的單機功率功率很低,不過好在這些材料比較便宜,大都是冶鐵的副產物,所以整體上功率還是比較可觀的。
不過具體的效率估摸著只有不到10%,實在是不忍直視。
但好在永晝沙漠沒有夜晚,一天連軸轉——好吧,哪怕是連軸轉也不能乘二。
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了電,有了可以食用的淡水,畢竟這玩意可是百分百的H2O啊!
而且留下來的水垢,也通過電離等操作提純收集,為第三座熔鹽塔式光熱電站做準備,不過問題是這個熔鹽是這些材料嗎?
至于說為什么現在就開始規劃第三座,自然是因為有了穆(冤)斯(大)塔(頭)法了嗎?
身為包工頭的沙國,并且擁有著壟斷性的技術,具體造價那不就是看樊奕口糊嗎?
只不過問題在于樊奕也不清楚穆斯塔法的底線,只是試探性的伸出了一個手指頭。然后穆斯塔法皺了皺眉,最終批了一個一千萬金元的貸款……
咳咳,總之商國的一號水培農場,肯定會在沙國的二號光熱電站之前建造完成。
畢竟有些技術還需要驗證……
至于說穆斯塔法知不知道——在可以實現食物自持的前提下,他們就算知道了,也不會在意的。
水培農場實在是過于超前了,超出了穆斯塔法可以理性思考的極限——甚至是基思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