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擊碎不切實際幻想的往往是來自現實的殘酷鐵拳!(求追讀,求求)
兩人繼續順著人群往里走去,這才發現在書店大門口就擺著兩塊立式展牌,一塊是大島光手握《群像》正刊,意氣風發的照片,一塊則是一道黑色人影手握《群像》增刊,單手指著大島光,有種挑戰意味的照片。
除此以外,店名招牌下還掛著紅色橫幅,也是“最強新人北川秀VS年度暢銷作家大島光”這樣的語句。
書店為了營造出那種“昭和時代的男兒決斗感”,甚至還把店內一分為二,以紅藍色分界線切開,搞得像是拳擊賽打擂臺。
不得不說,也就是在日本才能看到如此充滿“中二之魂”的營銷手段,宛如漫畫場景,頗具沖擊力。
北川秀和齋藤玲奈對視一眼,看到她一臉懵逼的樣子,他就明白了,這大概率又是講談社發行部背著編輯部搞的幺蛾子。
大公司的各個部門就是這樣,部門壁壘堅固到能讓人懷疑兩邊員工不是一家公司的。
明明是個大家都相關的活動,就是要搞到你不知道,我不參與,最后一團亂麻的糟糕局面。
“不過有一說一,這種營銷帶來的銷量增幅確實是顯著的。”北川秀對講談社的營銷廣告能力一直很佩服。
但也因為這個,在他前世生活的日本,講談社始終被其他同行詬病為“滿腦子只有錢”的狗地方,還留不住作家——
因為講談社喜歡把花在廣告營銷上的成本平攤給作家,但賺來的利益卻不肯和作家共享。
“他們好像做了很充足的準備。”齋藤玲奈已經擠到了更里面,可以明顯看出來,書店給大島光的宣傳力度更大。
而且一路到這兒,隨處可見大島光新作的各類廣告,連最近幾天的報紙上也充斥著對《1973年東京往事》連更8萬字的各種稱贊。
相比起來,北川秀真就是一“后媽”養的崽子,爹不疼媽不愛的可憐蟲。
“是啊,安原副主編真有錢啊,這總不會都是發行部幫忙做的吧。”北川秀隨手拿起一本《群像》正刊,不禁感嘆起鈔能力的牛逼。
這讓他想起前世寫書時,一些明明能力不太行的作家,硬是靠各種刷榜單,刷評論,甚至刷銷售的邪魔外道手段鳩占鵲巢,使得市場上劣幣驅逐了良幣。
手段雖低劣,效果卻顯著。
“雖然文化廳對你...書的宣傳做了限制,但發行部肯定不會這樣偏心的。”齋藤玲奈手里抱著一本《且聽風吟》,一本《群像》增刊跑過來,低聲對他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