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釣富婆咯(上章有歧義的劇情已修改)
河出書房的《文藝》。
這五家出版社在當下日本文壇就像金庸小說里的五絕,對其他出版社而言,都是降維打擊般的存在。
講談社是不可能繼續合作下去了,估計以那位野間愛莉常務的性格,也難以容忍北川秀忽然轉換賽道,從所謂的言情小說跳躍到《人間失格》這樣的無賴派小說。
其他四家,首先被排除的是文藝春秋,一家右翼分子聚集的出版社,一見到北川秀的《且聽風吟》火爆后便馬不停蹄找了一堆作家進行高仿,以及文學沙龍上虛偽至極的總編池島信平。
光這幾點,就足以讓北川秀把文藝春秋徹底打入冷宮。
新潮社在地位與名聲上一直是五大出版社里的翹楚,尤其是戰后的昭和時代,在純文學領域一度有著“舍我其誰”的氣魄。
但近些年來,因其編輯部越來越保守和過分注重純文字功底本身,導致它和其他四家的差距越來越小。
而且新潮社的編輯部對刊登作品的評審標準很迷,有時候總喜歡在雜志上連載一些空洞乏味,沒有任何劇情的小說。
北川秀現在展現的文風可以說是和新潮社所推崇的風向截然相反,要是過去簽約后還在輸出村上大神的那些書,腦袋可能會被新潮社的編輯直接錘爛。
集英社以財大氣粗聞名,從他們愿意花大量錢力捧手下的漫畫作品就能看出這點。而且集英社的純文學作品是五大出版社里最接近通俗文學的一個,因此集英社的作家幾乎不被芥川獎青睞,卻是直木獎的??汀?br/>
集英社的獲獎小說和刊登作品也是五大出版社里除新潮社的作品外,在日本賣得最好的一批。
但是!
穿越而來的北川秀比任何人都清楚,集英社的編輯部真的是屑到令人發指。
無論是后續對作家的培養還是爭取各類獎項,他們都完全不上心,只管炒作撈一票。
所以盡管來錢最多,手下的簽約作家反而最少,獲獎作家也流失最嚴重,在純文學界的口碑很差。
最后的河出書房,這個出版社是五大里的弟中弟,創刊年份最晚,業界知名度最低,產出的名作家最少,雜志銷量更是常年墊底,從昭和到平成,始終非常穩健的吊車尾,雷打不動!
而且不知道是不是河出書房沒有文壇關系的原因,它和自己的作家很不受文學界主流的待見,其他四家出版社雖然持續明爭暗斗,但對河出書房的態度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