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第267章 在我眼里,沒有什么法國文壇 日本文壇,只有一個世界文壇
第267章在我眼里,沒有什么法國文壇日本文壇,只有一個世界文壇
翻譯家明顯知道這篇《伊豆的舞女》是整部短篇小說集的精華部分,因此在做這篇小說的翻譯工作時,比前幾篇還要考究和認真。
莫迪亞諾和大部分的法國土著一樣,對遙遠的日本所知甚少。
但通過翻譯過來的《伊豆的舞女》,他的眼前仿佛展現出了一幅有關日本農村現狀的畫卷——
含羞帶怯的舞女藝伎、扯著嗓門大喊大叫的腳夫、罵罵咧咧整天悶悶不樂的旅店老板娘.
在如詩如畫般的天城山腳,形形色色的人們在為各自的生計忙碌著,天色微暗,云邊有雨,背著書包獨自爬山的少年郎就這么偶遇了一名羞澀的舞女
“美實在是太美了”莫迪亞諾從小說的語句中深切體會到了日式的含蓄美,也被這個時代日本農村的落后與封建所震驚。
原來在90年代的日本,也依舊存在著“女人用過的筷子不干凈”的迷信說法。
他一口氣把幾千字的《伊豆的舞女》看完了。
當讀到主人公“我”無可奈何,又不得不辭別舞女,兩人一個在船上揮手,一個在岸邊出神眺望時,他的心臟狠狠一抽。
法國人在骨子里崇尚浪漫與愛情,這個以“愛而不得”為主題的短篇小說,一下子便征服了莫迪亞諾這個巴黎第七大學的校長。
看完這部短篇小說集的全部六篇小說后,他久久無法釋懷,就這么手捧著書,干坐在椅子上,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持續呆滯著。
“看來莫迪亞諾先生也被深深打動了。”孔貝斯科回憶起《伊豆的舞女》的劇情,也不禁跟著沉浸了進去。
直到又過去了十分鐘,奧德梅松才開口打斷了他們兩人的沉思:“莫迪亞諾,怎么樣?讀這部小說,是不是比任何事情都值得?”
“奧德梅松老師我、我無法用言語來形容我此刻的感覺。”莫迪亞諾幾次想要開口,但千言萬語到了嘴邊,卻一句都蹦不出來。
“我理解你的感受。”奧德梅松笑了笑,趁這個機會又拿出了一份《巴黎晚報》,“不過現在可不是交流讀后感的好時候,這篇小說的作者好像正在遭受不公待遇呢。”
“不公待遇?您是說這位叫北川秀的年輕人正在他自己的國家被針對?”
莫迪亞諾接過報紙,藍色眼睛瞪得比銅鈴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