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第308章 這就是文學大師交流會!
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代表西方較新思想體系的貝洛與屬于意第緒文化傳統的辛格;
《黨派評論》、《紐約書評》、《華盛頓人》等知名文學評論雜志的主編利·特麗琳等等。
這些人,隨便一個跑去日本,都得是“天下一品”級別的文學家去接待。
而現在,這堆占據了當代世界文壇大半壁江山的老頭老太們,卻如腦殘粉般,把北川秀這個年輕人團團圍住,問東問西,生怕稍不留神,對方的注意力就被其他人吸引走了。
這就是《百年孤獨》問世后給北川秀帶來的世界文壇聲譽!
寫恐怖小說和大眾文學的斯蒂芬在這里就是個弟弟,眼看北川秀被大佬們圍得水泄不通,只好自顧自去喝酒聊天,等晚上再找機會和他交流。
人堆里。
“《追憶似水年華》這本小說雖然冗長晦澀,但卻揭示了一二戰時期法國的社會變遷,馬塞爾的回憶錄和人生就是法國近代史的縮影。
在我看來,這本小說顯然屬于批判現實主義題材。
沒想到近期出版的《百年孤獨》卻另辟蹊徑,同樣是為了反映現實和社會,卻使用魔幻世界,故事情節支離破碎,思維跳脫,風格怪誕,奇異的文字下蘊含著難以言喻的強大張力”
提到已經被拉美文學奉為教義的“魔幻現實主義”,利·特麗琳就閉不上嘴了。
她是為數不多以文學評論家身份來參加交流會的人,可見她在文學評論界的權威性。
她的一番話很快引來了不少人的附和。
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辛格也笑著說道:“確實,最近幾年,美國文壇熱衷于探討卡夫卡,北川老師的文風其實有點像卡夫卡的荒誕風。
但卡夫卡的荒誕主義,相對于《百年孤獨》的魔幻現實主義來說,就有點格局太小了。
他喜歡以諷刺個人來展現小說,而北川老師則是以一個家族的興衰來來反映整個時代,令人贊嘆啊!
要是《百年孤獨》在我那個時代發售,也許那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就沒我什么事了!”
這些大佬說話都很謙虛,很好聽,辛格說的當然是自謙之詞,引來了一片善意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