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他就是真正的太陽!
雖然這三年來北川老師的小說已經帶給日本讀者們無數的曼妙回憶和震驚,但1998年3月號《文藝》的爆炸銷售還是讓民眾們大吃了一驚。
上次刷新了日本文學雜志首刷日和月銷量記錄的是連載有《挪威的森林》完結章的那一期《文藝》。
月總真實銷量逼近700萬,相當于北川秀來之前,《文藝》近三年的總銷量之和!
如今,連載有第二期《雪國》的3月號《文藝》更是夸張,從3月18日到3月31日,僅僅兩周時間,總銷量就從0暴漲到了560萬冊!
日均40萬冊的銷量是一個什么概念?
全日本共47個一級行政區:1都(東京都)、1道(北海道)、2府(大阪府,京都府)和43縣。
這47個一級行政區相當于隔壁的“省”,區內總計有約7973家實體書店(不包括書報亭,車站書店等簡易販書地)。
也就是說,在這兩周內,這7973家書店,每一家店平均都要賣出去約50本《文藝》。
一個書店一般早上9點開門,晚上6點關門,9個小時的營業時間內,基本每10分鐘就有一本《文藝》被人買走。
這樣的現象在全國每一家書店能持續兩周,在經濟大蕭條的環境里,聽起來已經夠匪夷所思的了。
而事實上,這還是“平均”后的數據。
類似你和世界首富平均下,你也是個超級富豪那種感覺——以此可以感受到世界首富的財富有多夸張。
《文藝》的熱銷給河出書房帶來了一大波財富和新鮮血液,也徹底把剛起勢的新文象出版社狠狠按在了地上。
事到如今,新文象出版社再怎么不甘心,也不會繼續傻到與河出書房去競爭出版界的no.1了。
《新文象》主動龜縮回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之前靠上市和開業吸引來的大波讀者和流量又被釋放到了市場上。
一堆小蝦米出版社爭先恐后的啃食尸體,就在它們洋洋自得,以為撿了漏的時候,沉寂了半個月的《北川》忽然拋出了一顆重磅炸彈——
《北川》旗下,同時兼具大眾文學和純文學的副刊新雜志《大眾》正式定檔,將于1998年4月2日發售第一期。
之前北川秀大力進攻互聯網電子閱讀,還和多家手機運營商和制造商合作,許多人就猜到北川老師要有大動作,但想不太明白他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