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諾獎,就這?
獲得1998年諾貝爾文學獎的文學家是來自葡萄牙的若澤·薩拉馬戈。
其主要作品有《修道院紀事》、《失明癥漫記》和《復明癥漫記》。
1995年時,他就榮獲了葡萄牙文壇和巴西文壇聯名的最高文學獎卡蒙斯文學獎。
1997年,他又被卡斯蒂利亞拉曼查大學授與榮譽博士稱號,成為葡萄牙文壇真正公認的“天下第一”。
瑞典文學院給他的表彰詞和獲獎理由為:薩拉馬戈的作品極富想象力、同情心和頗具反諷意味,使人們得以反復重溫那一段難以捉摸的歷史。
薩拉馬戈作為葡萄牙文壇的代表人物和領軍人物,要說身份地位,倒也滿足諾貝爾文學獎的頒獎資格——
諾貝爾文學獎最喜歡頒發給某個國家的當代“天下第一”,且很喜歡給那些小國、弱國發獎,以此彰顯瑞典挪威政府背后的美國的“包容性”與“掌控力”。
簡單說就是,“我不因為你是小國弱國而看不起你,故意打壓你,但你要明白,你能獲獎,也是因為我點了頭的緣故”。
這套恩威并施的手段,美國共和黨與民主黨都玩的很溜,在各個領域皆有體現。
但拋開身份地位,只論文學造詣和在世界文學史上的歷史地位,薩拉馬戈拿諾獎其實夠嗆。
他的作品喜歡以荒誕詼諧的口吻講一些嚴肅的事情,寫法與劇情都比較老套,不算什么神作。
他的成名作《修道院紀事》就是簡易青春版的《巴黎圣母院》,放到世界文學殿堂里,大概只能算二流作品。
要說薩拉馬戈的優勢,除了出身葡萄牙文壇這種小眾圈子外,就是作品內容喜歡抨擊自己國家,這點非常符合美國的政治正確需求。
還有就是,他的作品喜歡諷刺天主教,乃至耶穌都不放過,這種離經叛道的寫法也深得瑞典文學院的喜愛——
他們就喜歡這種不按常理出牌的文學家,能格外彰顯他們的包容性。
在這個世界,薩拉馬戈獲獎,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諾獎官方對北川秀的打擊報復。
因為得罪了阿爾諾俱樂部,北川秀在瑞典挪威文壇的風評一下子跌入谷底。
加上阿爾諾俱樂部那堆名流的抹黑,北川秀不僅被諾獎官方制裁,還在北歐地區成了各國文學界泰山北斗唾棄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