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第186章 一個約定
這條隧道建成之后,用不了幾年,就能成為張震的搖錢樹,每年給他帶來十幾億的收入。
甚至可以利用它在香江和米國上市,在二級市場融資。
或者等幾年賺夠了之后,高價賣掉。
林詩瑤聽完之后驚詫道,“阿震,你想得真遠,難道東遂真的解決不了交通擁堵?”
張震點頭道,“這幾年香江的發(fā)展是成等比級數(shù)的,所以我們預計的數(shù)據(jù),都要小很多,不信你等明年這隧道落成后再看,我的預言準不準。”
林詩瑤點頭道,“我信你,因為你從不做沒把握的事,不過呢你這次猜錯了,我本來想讓你投資的是一處地產(chǎn)!”
張震尬笑道,“那沒事,錯了就錯了,愿賭服輸,你什么要求我無條件答應。”
林詩瑤俏臉微紅道,“我還沒想到呢,你記住就行了,欠我一個許諾,早晚有兌現(xiàn)的那一天。”
張震笑道,“好,我欠你的記住了,那你說你的項目是什么?”
林詩瑤道,“聽說過舊村拆遷么?”
八十年代香江人口增長迅速,住房問題日益突出。
許多低收入家庭居住在狹窄、擁擠、環(huán)境惡劣的寮屋或唐樓里,居住條件亟待改善。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香江官方大力推進公屋建設(shè),同時利用拆舊建新時的多余地塊,進行高檔住宅的建設(shè)。
利用高檔住宅的利潤,對那些公屋進行補貼。
這就需要有承建商來完成了。
這種模式后來也被內(nèi)地采用,一直延續(xù)至今。
林詩瑤道,“目前那條隧道將幾大房產(chǎn)商都拴住了,所以只剩下的一些小魚小蝦在進行改建承包,我想你有這么多資金何不跟我們家合作,開發(fā)一塊地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