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蕭景琰點了點頭:朕定會牢記此次教訓。沈清歡,你若愿意,朕希望你能留在朕身邊,輔佐朕。
我思索片刻,最終點了點頭。
或許,留在這朝堂之上,我能為這天下百姓做更多的事。
洗清冤屈后,我留在朝堂輔佐蕭景琰,日子倒也過得充實。
然而,平靜之下往往隱藏著暗涌,朝堂之上,各方勢力錯綜復雜,并非所有人都樂見我的崛起。
這日,早朝之上,氣氛格外壓抑。一位老臣突然站出,拱手說道:陛下,沈姑娘雖洗清冤屈,但女子干政,實乃有違祖制。還望陛下三思,莫要因一時之念,壞了祖宗規矩。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議論紛紛。不少守舊大臣紛紛附和,認為女子不應涉足朝堂之事。
我心中冷笑,這些老頑固,不過是見不得我一個女子在這朝堂上嶄露頭角罷了。我向前一步,昂首挺胸說道:大人此言差矣。古有花木蘭代父從軍,穆桂英掛帥出征,皆是女子,卻立下赫赫戰功,為國為民。如今我沈清歡,有治國之才,為何不能輔佐陛下,為這天下蒼生謀福祉
那老臣被我懟得臉色漲紅,支支吾吾地說:這……這怎能相提并論,那些不過是特殊情況,豈能作為常例。
蕭景琰看向我,眼中帶著一絲鼓勵:沈愛卿所言有理,如今朝堂之上,需的是有才能之人,而非拘泥于男女之別。
可那些守舊大臣并不罷休,另一位大臣又站出:陛下,即便沈姑娘有才能,但她畢竟年輕,缺乏經驗,若貿然委以重任,恐誤國事。
我微微一笑,從容應對:大人,經驗并非與生俱來,而是在實踐中積累。我雖年輕,但我有決心、有勇氣去學習、去成長。陛下給我機會,我定不會讓陛下失望。
就在雙方僵持不下之時,一直沉默不語的攝政王蕭景睿突然開口:陛下,依本王看,不妨給沈姑娘一個機會,讓她負責此次的賑災事宜。若她能出色完成任務,便證明她有輔佐陛下的能力,那些質疑之聲自會消散。
蕭景琰思索片刻,點了點頭:攝政王所言極是,沈愛卿,你可愿接下這賑災之任
我毫不猶豫地答道:陛下放心,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陛下所托。
散朝后,我回到府中,開始著手準備賑災事宜。然而,這賑災之路,遠比我想象中艱難。
剛出發沒幾日,便遇到了麻煩。運送賑災糧草的車隊在途中遭遇劫匪,糧草被劫走大半。隨行官員嚇得臉色蒼白,急忙向我稟報。
我眉頭緊皺,心中思索著對策。這劫匪出現的如此巧合,背后定有陰謀。我安撫好隨行官員,說道:莫要驚慌,此事定有蹊蹺。先派人去附近城鎮打探消息,看看能否找到劫匪的蹤跡。
經過一番調查,終于有了線索。原來,這背后是朝中一位與我不和的大臣在搞鬼,他勾結當地豪紳,企圖破壞賑災,讓我在陛下面前失寵。
我冷哼一聲,既然他們如此不擇手段,那就別怪我不客氣。我暗中聯絡當地官府,與他們里應外合,一舉端掉了劫匪的老巢,奪回了被劫的糧草。
在賑災過程中,我還發現當地官員存在貪污腐敗的現象。他們克扣賑災銀兩,導致百姓生活困苦。我果斷下令徹查,嚴懲了那些貪官污吏,將賑災物資如實發放到百姓手中。
百姓們對我感恩戴德,紛紛稱贊我是他們的救命恩人。看著百姓們臉上露出的笑容,我心中感到無比欣慰。
然而,就在賑災即將結束時,我又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中警告我,若我再繼續多管閑事,將會有性命之憂。
我冷笑一聲,將信撕得粉碎。這些跳梁小丑,以為這樣就能嚇到我嗎我倒要看看,他們還能耍出什么花樣。
回到京城,我向蕭景琰詳細稟報了賑災情況。蕭景琰聽后,龍顏大悅:沈愛卿,此次賑災你功不可沒,朕要好好賞賜你。
那些曾經質疑我的大臣們,此刻也都啞口無言。我看著他們,心中暗自得意。
可就在我以為一切塵埃落定之時,一場更大的陰謀正悄然向我逼近。
一日,我在府中休息,突然一群黑衣人闖入。他們武藝高強,出手狠辣,顯然是有備而來。
我迅速起身,與黑衣人展開搏斗。但對方人數眾多,我漸漸有些體力不支。就在我陷入絕境之時,一道熟悉的身影突然出現,正是蕭景琰。
他帶著侍衛趕來,與黑衣人展開激烈戰斗。在眾人的合力之下,終于將黑衣人擊退。
蕭景琰看著我,眼中滿是關切:沈愛卿,你沒事吧
我搖了搖頭:陛下,我沒事。只是不知這些黑衣人究竟是何人所派,為何要置我于死地。
蕭景琰眉頭緊鎖:此事朕定會徹查,絕不會讓你白白受此驚嚇。
經過一番調查,終于查明了真相。原來,這一切都是攝政王蕭景睿在背后搗鬼。他一直覬覦皇位,認為我是蕭景琰的得力助手,會阻礙他的計劃,所以才想方設法除掉我。
蕭景琰得知真相后,勃然大怒:皇叔,朕一直敬重你,沒想到你竟做出這等大逆不道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