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當他們到達預定地點時,發現已經有幾十名游擊隊員埋伏在山林中。趙鐵柱指著山下的一條公路:那是日軍的主要補給線,我們要在這里打一場伏擊戰。
李明遠看著遠處的公路,心中既緊張又期待。這是他第一次親眼目睹真正的戰斗,雖然只是游擊隊的小規模行動,但足以讓他感受到戰爭的殘酷。
正午時分,公路上出現了日軍的運輸車隊。數十輛卡車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押運的士兵懶散地走在兩旁。
準備!趙鐵柱低聲命令。
李明遠和幾名游擊隊員負責掩護,其他人則準備襲擊。當第一輛卡車進入伏擊圈時,趙鐵柱一聲令下,槍聲和爆炸聲驟然響起。
李明遠看到一名游擊隊員沖向公路,將手榴彈扔向一輛卡車。隨著震耳欲聾的爆炸聲,卡車燃起熊熊大火,車上的物資化為灰燼。
戰斗持續了近一個小時,游擊隊成功摧毀了日軍的三輛卡車,擊斃約二十名敵人,然后迅速撤離現場。撤退途中,一名游擊隊員腿部受傷,李明遠冒著槍林彈雨將其救回。
謝謝你,李先生。受傷的游擊隊員感激地說。
李明遠搖搖頭:這是我們應該做的。我們都是中國人,共同抗擊侵略者。
回到營地,李明遠為傷員包扎傷口。夜深人靜時,他站在山谷中,望著遠處長沙方向升起的硝煙,心中涌起一股強烈的責任感。
我們一定要堅持下去,他對身邊的陳志強說,直到把侵略者趕出中國。
第三章:長沙烽火
1939年秋,長沙城外。
李明遠已經離開石灣村,加入了長沙附近的抗日武裝力量。此時的長沙,已成為華中地區抗戰的前沿陣地。日軍已兩次進攻長沙,但都被中國軍隊擊退。第三次長沙會戰即將爆發,整個長沙城籠罩在緊張的氣氛中。
李明遠現在的身份是第九戰區政治部的一名宣傳干事,負責組織民眾、鼓舞士氣。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輕人走街串巷,張貼標語,組織集會,為即將到來的戰斗做準備。
明遠,你看這個!同事小王遞給他一份傳單,上面說日軍已經調集了十萬兵力,準備進攻長沙。
李明遠展開傳單,只見上面寫著:據可靠消息,倭寇已調集十萬精銳,妄圖一舉攻占長沙,打通中國大陸交通線。我軍嚴陣以待,誓與長沙共存亡!
十萬兵力李明遠皺眉道,這是虛張聲勢吧
小王壓低聲音:我聽說真實數字可能更多。日本人這次下了血本,一定要拿下長沙。
李明遠搖搖頭:不管敵人有多少兵力,我們都要堅守到底。長沙是西南門戶,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設想。
兩人正說著,突然響起了空襲警報。李明遠拉著小王就往防空洞跑。剛進入洞口,就聽見遠處傳來震耳欲聾的爆炸聲。
又是轟炸!李明遠嘆了口氣,這已經是本月第三次大規??找u了。
長沙自從成為戰區以來,幾乎每天都有空襲。日軍企圖通過轟炸摧毀中國軍隊的斗志和城市的基礎設施。然而,長沙人民并沒有被嚇倒,反而更加團結,積極備戰。
空襲結束后,李明遠和小王繼續他們的宣傳工作。他們組織了一支文藝宣傳隊,深入工廠、學校和社區,表演抗日話劇,演唱愛國歌曲,鼓舞民眾士氣。
一天晚上,他們來到一家軍工廠演出。臺下坐滿了工人,他們正在加班加點生產武器彈藥,支援前線。
李明遠站在臨時搭建的舞臺上,慷慨激昂地演講:工友們,同胞們!我們正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日本侵略者妄圖吞并中國,奴役我們的同胞。但是,中國人民沒有屈服!我們團結一心,奮起抵抗!
臺下爆發出熱烈的掌聲。李明遠看到前排有一位老人熱淚盈眶,他想起自己離開湘潭時,父親也是這樣期待地看著他。
演講結束后,文藝隊員們表演了《黃河大合唱》。激昂的歌聲回蕩在工廠上空,感染著每一個人。
演出結束后,一位身穿軍裝的年輕人找到了李明遠。李先生,我是駐守長沙的某部連長,姓王。我們連長聽說你們宣傳隊很有影響力,想請你們去前線慰問演出。
李明遠有些猶豫:前線很危險...
王連長打斷他:正是因為危險,戰士們才更需要精神上的支持。我們的戰士在前線浴血奮戰,希望能聽到家鄉的聲音,看到同胞們的決心。
看著王連長真誠的眼神,李明遠點了點頭:好,我們愿意去。
第二天,李明遠和宣傳隊的幾位同事隨王連長來到了長沙外圍的一個戰壕里。這里距離日軍陣地只有幾百米,不時傳來槍炮聲。
戰士們熱情地歡迎他們的到來。李明遠注意到這些士兵大多只有十幾歲,臉上還帶著稚氣,但眼神卻異常堅定。
夜幕降臨,宣傳隊開始演出。沒有舞臺,他們就在戰壕邊搭起一個簡易平臺;沒有燈光,他們就借著月光和手電筒的光芒。演員們用最樸實的表演,講述著后方人民支援前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