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邊哨之外
若事先守軍沒有收到通知,顯然這不是簡單的軍事行動。
“末將領(lǐng)旨!”圣旨宣讀完畢,胡瀾舉雙手恭恭敬敬接駕。全城將兵依舊跪伏在地,無人敢妄動。
“各位將軍戍邊多年,勞苦功高,代父皇謝過各位對大唐的貢獻。快請起。”李承乾走出隊伍,站在薛仁杰身前說道。
“謝陛下圣恩,謝太子圣恩。”將軍們齊聲回應,在胡瀾示意下才起身。
胡瀾當即偕同副將迎上前,對李承乾躬身施禮:“太子駕臨,未及預聞,望陛下見諒。”
李承乾淡然道:“胡將軍不必過于客氣,此次秘密來訪是父皇之旨,以確保我的安全。”對于事先未通知的疑問,他已經(jīng)想好了應對之詞。
身為大唐太子,招搖出行,暴露行蹤只會讓自己陷入險境。如此看,秘行并非難解之事。
“陛下體察細微,太子請隨我移步府邸,暫歇片刻。”胡瀾并不急于知曉李承乾的任務,先行安排好接待才是正務。
邊境之城,建筑樸素而簡陋。士兵與武器隨處可見,宛如備戰(zhàn),凝固的氣氛并非只限這座邊城,各地邊防皆是如此景象。
早前在隴右邊境的經(jīng)歷,李承乾早已領(lǐng)略。他由衷佩服這些在如此環(huán)境里堅守崗位的將軍。
落腳安頓下來,李承乾沒再耽擱,立刻安排兵卒,帶著薛仁杰與胡瀾共議此事。
“胡將軍,我素來不喜繞圈子,此次到來的目的,我就直言相告。”他并未給予胡瀾揣摩的時間,開門見山。
胡瀾本身就是軍人,對拐彎抹角的言談深感厭倦。他本作好了官場斗爭的心理準備,哪料太子竟如此平易近人。
“陛下但說無妨,下將必定全力以赴,遵旨照辦。”圣旨在先,即使任務棘手,胡瀾自當執(zhí)行。
李承乾隨之詳述了此次出行的主責,提及收購玻璃球的原因,歸結(jié)為李肆對此極為喜愛,長安城內(nèi)卻又難以搜尋,故愿高價收購。
身為邊關(guān)守將,胡瀾又怎知長安是否有玻璃球呢?更何況皇上鐘愛六詔珍寶,聽起來也頗為合情理。
而且,李承乾描繪之細膩,毫無出入于原計策,令旁聽的薛仁杰深深體會到言語藝術(shù)的重要性。倘若由自己講述此事,定會讓胡瀾看出不少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