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四品機緣,天眼熾辰
雷俊徑自往空流山方向行去。
從時間上來說,他在照江流域停留久了些,不知道還能否趕得及中上簽提及空流山那邊的四品機緣。
按照先前上官鵬同那中年校尉的聯系,除上官鵬以外其他人,已經先往空流山方向而去。
雷俊倒不強求,抱著碰碰運氣的想法,前往空流山,得之我幸失之我命,順其自然便好。
反正他沒有一定要留在照江流域看上官鵬結局的打算。
行在路上,雷俊同師父元墨白再次聯絡。
重點便是提醒自家師父,不要赴銀笛巖、照江等地,更要提防上官一族這明面上同路人無微不至的“關心”,包括但不限于上官鵬。
雷俊對于自家天師府千里傳音符的研究,元墨白早知情。
雷俊悟性從通明提升到清靜層次,元墨白亦知曉。
雖然對雷俊挖自家千里傳音符墻角的事既好氣又好笑,但元墨白并不懷疑自己徒弟有能力做到這一點。
而對上官鵬等人的打算,元墨白聽后,似也不那么意外,只是有些感慨:
“詩書傳家和武道傳家雖不同,但是……既然已經有如此深厚的基業,人便又進一步期望希望能千秋萬世。”
雷俊聽了,默默點頭。
以上官一族為首的大唐開國勛貴,與唐廷帝室一體,不論是朝堂權位之爭亦或者新家族勢力崛起,同五姓七望這樣的傳統世家名門,天然對立。
但有一點,雙方是相同的。
大家都是血裔傳家,這是先天立足根本,于是面對一些問題時,這雙方的思路反而是一致的。
唐廷帝室,以及圍繞在其左右的武勛貴族,扶持佛道圣地的根本原因是借佛、道制衡五姓七望那等儒學世族。
這是他們行動的出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