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7.王歸元的未來(二合一章節)
結果便見一尊身上纏龍的巨大佛門金光法身,此刻正雙掌合十,坐在一頭如島嶼般的巨龜身上。
看上去,這大威天龍菩薩法身,身形比大淵冥龜還要巨大。
雷俊看看這尊大威天龍菩薩法身,然后再看看真空瓶外,正顯化六道地藏菩薩光影的王歸元本人:
“恭喜師兄,你修成報身了?”
白蓮圣主靜久和天龍寺高僧法清一樣,都是佛門發愿一脈道統。
發愿一脈修成的九重天法身境界,與須彌佛門那邊手印一脈的法身一樣,都內分五個層次。
手印一脈相關修行,稱稱五相成身。
發愿一脈相關修行則稱慈悲五證或悲心五證。
九重天一層的修行稱之為加行,法身初成,在此基礎上,累加宏愿,利益眾生,標志著從八重天到九重天境界的發愿修士勤修不斷,普度眾生,不斷積累,不斷繼續進步。
從與外敵斗法,降服外魔的方面來看,則是代表修士凝聚法身的同時,佛門法力增強,其他佛法神通亦隨之水漲船高。
九重天二層稱之為安住,智慧安住,止于平靜。
外在斗法表現是佛門高僧法身的穩定性和防御力都得到增強。
九重天三層成為觀智,觀照智慧,洞察人間。
外在表現提升為洞察、感知的進一步大幅提升。
某種程度上來說,和儒家經學九重天四層的“易”有異曲同工之妙。
佛門修行,不論走哪一脈路數,都首重心靈和神魂。
到發愿一脈的九重天四層境界,稱為證悟,謂之曰證悟空性,不生不滅,出離于世,又稱出離心。
外在與外敵斗法時的主要表現,在敵手難以辨明此境界佛門高僧的真實根底與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