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華國的第一款拳頭產品(求月票)
第119章華國的第一款拳頭產品(求月票)
“如果我們真的能夠造出世界一流的晶體管收音機,通過經互會應該不愁買家。”錢院長在聽說了他們的想法后心想。
和其他只做科研工作的科學家不同,錢院長的身份地位和工作性質決定了,他能夠接觸到非常多其他方面的信息。
內部刊物上有不少信息都顯示著當下華國經濟情況的緊張。
這種緊張不僅僅是物資層面的不充裕,在外匯層面更是如此。
哪怕去年靠導彈技術很是從蘇俄那換了一筆美元外匯,但和當前面臨的情況來說依然捉襟見肘。
首先是和蘇俄的貿易往來,對方占華國外貿總額,從59年的48%降低到今年的不足10%。
和東歐國家的貿易往來,也會從50年代的20%到30%降低一半左右。
這主要還是因為華國缺乏硬通貨,沒有一款拳頭產品,對他們來說是必須的。
錢院長敏銳捕捉到了晶體管收音機也許會是一個不錯的突破口,打破當下華國面臨的窘境。
“兩個月時間能夠造出一臺樣機嗎?”錢院長問道。
他接著說:“如果你們能夠造出樣機,3月初在德意志的萊比錫會舉辦萊比錫春季貿易博覽會。
我想的是我們把它帶到萊比錫貿易博覽會進行展覽,看能不能憑此獲得一部分的外貿訂單。”
萊比錫貿易博覽會一年舉辦兩次,春天一次,秋天一次,是整個東德意志最重要的國際貿易展會之一。
這一展會不僅僅有經互會的成員國參與,西方國家也會參與。
錢院長意識到這會是一個好的機會。
“但前提是,它不能超出外界的理解,不能展現不屬于當下的技術,但又要體現足夠的技術含量,要和世界最好的那批晶體管收音機相媲美。”錢院長補充道。
吳錫九推了推眼鏡,嚴肅道:“我認為完全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