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人類群星閃耀時
對方就好像憑空出現在紐約一樣。
而有西格爾和霍克海默為其背書,阿美莉卡方面也只好相信對方是歐洲哥廷根學派培養出來的千年難得一遇的人才。
當然有人不信,但問題是你找不到其他任何蛛絲馬跡能證明他的背景有問題。
空白加上大佬背書,就是最好的保護傘。
哥廷根學派加上法蘭克福學派在這個時代,就是兩塊大大的金字招牌。
“教授真是能折騰。”明斯基揮舞了一下手上的報紙,上面大大的技術奇點,成為了全美的討論話題。
麥卡錫苦笑道:“誰能想到,這么快就有人能造出一臺能夠擊敗人類棋手的人工智能機器呢。
不愧是教授。”
二人都是普林斯頓的數學博士,明斯基做的是應用數學,畢業論文叫神經網絡,麥卡錫是純數博士,做的是偏微分方程。
在那個時候,明斯基就設計了一個神經網絡結構模型,包括;餓輸入單元、處理單元和輸出單元,網絡中的連接強度還會根據外部反饋變化。
甚至還包括系統通過獎勵和懲罰信號調整其行為。還引入了隨機過程來保證這個模型的隨機性。
這也是未來人工智能神經網絡的基礎,屬于是開山之作了。
作為人工智能概念的提出者,在看到深藍報道之后,心情是激動的,本來對ibm持懷疑態度。
畢竟這逼公司為了賣計算機、從國防部拿預算,吹過太多實現不了的牛逼。
但看到ibm又是展覽又是對大眾開放,加上有林燃的背書,他們看到人工智能在有生之年實現的曙光。
“這次應該就是討論人工智能。
如果人工智能真的是決勝的關鍵,那么人工智能研究一定需要獲得大量的預算扶持。”約翰·麥卡錫說道,“這對人工智能發展來說是個天大的好消息。”